佛門網 Buddhistdoor
【佛門網】是少見的風格活潑、內容豐富、規模龐大及瀏覽人次極高的著名佛教網站。網站於2006年10月,由香港慈善團體【東蓮覺苑】委託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協助成立, 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傳播佛法智慧,從而落實【東蓮覺苑】主席何鴻毅居士 的緊貼時代脈搏、高瞻遠矚的弘法理念。
宗旨及內容
【佛門網】致力提倡正信佛教,淨化心靈,貢獻社會,造福眾生。特點是態度開放,不抱門戶之見,樂意為本港及海內外不同地區、不同傳統的佛教團體和人士提供一個交流合作的平台,以及作為不同宗教之間對話溝通的橋樑。
網站兼備中文繁體、簡體版,以及英文的國際版,中英文版內容不盡相同,都涵蓋佛學、靈修、文藝、生活、健康與時事等各範疇而提供知識、資訊和服務, 包含了圖文和影音媒介,以及網上廣播、辭典、電子檔下載和活動公布欄等多種不同形式。此外,亦不時主辦、協辦各種佛教活動或與此相關的文藝節目,並出版多種圖書刊物和光碟,流通結緣。
何謂善知識?交友須謹慎,知己不一定是益友|法忍法師主持「悟樂凡塵」
戒淫行必先戒淫心 | 凡夫墮落欲界,是在輪迴流轉中阿賴耶識受自己淫心熏染,今生再起現行,繼而又薰習成新種子,輾轉相生,極難消除。修道人若缺乏淨念,亦難盡除淫念:觀成法師主講 - 從戒淫到不淨觀
「度」的「救濟」義和「究竟」義 | 多羅尊觀音即童女身,意為眼、妙目精,以觀為主,救世度苦:定印法師主講「觀音法門」
參訪丹霞古刹 : 曹溪祖庭南華寺(上) - 南粵禪僧之戲裡戲外
《素食教煮》第80集:紅菜頭蘋果生機琥珀合桃沙律
有些人可能認為經典只是用以開示相關法門,既然我們已知稱名念佛功德殊勝,臨終十念便能往主淨土。那麼直接念佛不就可以了嗎?還需要讀經嗎?:法忍法師開示【有字幕】
行外道是什麼意思?正知正見為何最重要?| 師父談「凡夫僧」【衍傑法師 粵語開示】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一種馬後炮的思維嗎?|法忍法師主持「悟樂凡塵」
六欲天的欲是怎樣的?| 邪淫戒中那種罪可悔?可種不可悔?那些是輕罪?那些是重罪?:觀成法師主講 - 從戒淫到不淨觀
如何求觀音才有應? | 普門三十三觀音包括聖身、天身、人身、眾身、女身、童身、八部身和執金剛身:定印法師主講「觀音法門」
僧徹法師開示:般若即菩提「覺」; 斷見思惑、塵沙惑和無明惑 ;五種菩提 (香港書展2025 講座 常樂法樂 守護堅強 — 快樂生活的修行 Part 3)
《素食教煮》番外篇:周兆祥博士Raw Food體驗分享|香滑蕃茄濃湯
普賢菩薩將自己所作一切善業產生的功德,都迴向盡法界虛空界的一切眾生,引導往見阿彌陀佛。有了菩薩的加持、護念、迴向,我們可以靠念佛省卻268億8千萬年!為什麼功德這樣大,加持如此強?且聽師父解說。
初學佛,還未皈依,每天持誦心經及大悲咒至少四十九遍。請師父指導學佛。| 做佛教徒和做佛陀的學生有不同意義嗎?【衍傑法師 粵語開示】
教我如何化解怒氣——平和心情的三種要訣|法忍法師主持「悟樂凡塵」
四念住與神通有何關係? | 受戒是不修四念住則易破戒? | 戒可摧毀惡行 | 往生淨土與修戒行的關係:觀成法師主講 - 從戒淫到不淨觀
觀世音菩薩是男?是女?是那裏人?| 了解菩薩應化的意義:定印法師主講「觀音法門」
徹法師開示: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麼彰顯慈悲與智慧?| 三種「般若」是什麼? (香港書展2025 講座 常樂法樂 守護堅強 — 快樂生活的修行 Part 2)
《素食教煮》第79集:純素鵝肝醬
培養好習慣,首先做好自己,對別人好,別人受落,自然嚐到好回報,經過一段時間熏習,形成習慣 | 習慣循正確方向思考,自然不做錯,「聞熏聞修」強調熏修,將聽聞佛法付諸實行,養成習慣:法忍法師開示【有字幕】
我們去助念,有什麼地方要注意?| 助念時動作不能大、不能粗、不高聲、不說閒雜語、不搖動病床 | 為什麼主張念佛號而不主張唱?| 配合病人呼吸的好處【衍傑法師 粵語開示】
雙重標準惹怨言?化解紛爭的妙法關鍵|法忍法師主持「悟樂凡塵」
【緬懷江妙吉祥導師:一生弘法,澤被香港與海外】
僧徹法師從中學時代家中做晚課和受戒的經歷談到堅固行持心 | 接受責備和鼓勵在修行上的意義 | 佛陀設教的宗旨和目的 (香港書展2025 講座 常樂法樂 守護堅強 — 快樂生活的修行 Part 1)
《素食教煮》圓覺禪院番外篇:龍脷葉魚腥草三寶湯
印順導師對我的啟迪——法光法師主講|印順導師圓寂二十周年紀念講座
我們能知道自己執著嗎?言語行為已告訴我們 | 常常反問自己 | 執著六塵,不解無常,失去轉識成智的機會【衍傑法師 粵語開示】
體驗僧團生活僅靠短期出家?女眾為何缺此機會?|法忍法師主持「悟樂凡塵」
未到三果,尚未能夠斷淫 | 四念住對治四顛倒 | 正念最重要是覺觀:觀成法師主講 - 從戒淫到不淨觀
水月觀音之形相為何?坐像與立像有何分別?是何者之變化身?《水月觀音經》是真是偽?:定印法師主講「觀音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