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问7答让你秒懂新生儿黄疸
Автор: 准妈妈小课堂
Загружено: Дата премьеры: 30 мая 2024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5 просмотров
7问7答让你秒懂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脑损伤!主要由新生儿期胆红素在体内集聚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
通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一般情况良好,可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及时治疗。
如何分辨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呢?
一、生理性黄疸特点
1.足月儿生后2-3天开始,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
2.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不超过3-4周。
3.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4小时内小于6mg/dl(早产儿8 mg/dl).48小时内小于9mg/dl(早产儿12 mg/dl),以后小于12.9mg/dl(早产儿15 mg/dl),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
4.红细胞、血红蛋白、肝功能无异常,一般情况好,无其他症状。
二、病理性黄疸特点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大于6mg/dl。
2.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每日血清胆红素大于5mg/dl.
3.足月儿血清胆红素大于12.9mg/dl,早产儿大于15mg/dl.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1.5mg/dl。
同时可合并有烦躁,拒食,嗜睡,体重不增等。治疗不及时会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听力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神经系统、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注意:虽然有区别和诊断标准,但是通常医生还要根据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对孩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什么原因会引起病理性黄疸呢?
病理性黄疸常见原因有新生儿溶血症、G-6-PD缺陷(俗称蚕豆病)、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头颅血肿、母乳性黄疸、喂养不当、窒息、寒冷、胎粪延迟排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闭锁、半乳糖血症、还有使用磺胺类维生素K3等药物等。
有不抽血就能测黄疸值的仪器吗?
医院有无创的经皮黄疸测试仪,只要贴在宝宝皮肤上就可以间接测出血液的胆红素值。经皮黄疸测试仪可初步判断黄疸值高低,根据黄疸程度再进一步决定是否需要抽血检查和住院治疗。
如果宝宝是病理性黄疸,住院都需要哪些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目的是防止胆红素进一步升高,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危险性,治疗方法有光疗、换血及药物。
光疗主要是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异构体,使胆红素从脂溶性变成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通过宝宝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是公认的治疗黄疸非常安全有效而严重副作用小的方法。
此外还有药物疗法(肝酶诱导剂,茵栀黄口服液等)和换血疗法(对光疗无效黄疸程度重)。
周围有的宝妈们说晒太阳,喂糖水会退黄,是真的吗?
阳光中也含有蓝光,所以晒太阳可能是有用的。但这需要把宝宝的衣服脱光裸露在阳光中才有效,穿衣服阳光是起不到有效退黄作用的。同时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是室温控制不好容易让宝宝着凉,二是新生儿皮肤薄嫩容易晒伤。因此不推荐晒太阳退黄。
另外,WHO推荐新生儿应纯母乳喂养,不建议添加任何辅助食物和饮水,常规的补充水或糖水不但不能预防病理性黄疸发生,还会占据婴儿胃容量,影响母乳摄入导致正常哺乳次数减少,摄入不足反而会加重黄疸。
如果是母乳性黄疸,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吗?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主要表现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多见,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范围内,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功能正常,无肝病及溶血的表现,无需停止母乳喂养,可继续少量多次喂哺母乳。
( 文字由新生儿科专业医生撰写)
#黄疸#母乳#新生儿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