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樓市|$100印花稅的兩大潛在需求|Yahoo Hong Kong
Автор: 雅虎香港 Yahoo Hong Kong
Загружено: 19 ма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1 091 просмотр
早前提到,雖然《財政預算案》未有太多針對樓市的措施,但多個新盤仍借助市場氣氛成功出貨。將100元的印花稅擴展至400萬元物業,雖然節省了幾萬元的印花稅,但未必對首次置業的買家有太大幫助;不過市場認為,這樣或許會釋放出兩類購買力。 第一類是炒家。部分評論認為,政府放寬細價樓的印花稅,會令摸貨的短炒戰場由300萬元以下擴展至400萬元以下,因為炒樓成本即時下降。即使印花稅仍然要求在簽署買賣合約後一個月內繳付,而非拖至簽署轉讓契約才支付,因為100元的成本,即使要支付也不會造成額外負擔,有助直接壓縮炒樓成本。 以一層400萬元的物業為例,未放寬印花稅前,若計及經紀佣金4萬元、一買一賣的律師費2萬元,加上6萬元的印花稅,炒賣一層樓至少需要預備12萬元成本。但當印花稅減至100元後,炒樓成本馬上減少至6.01萬元,令短炒的利潤門檻由以前至少需要升值3%,縮減至只需升值1.5%便可盈利,進一步點燃細價樓的炒賣氣氛。 當然,炒風能否再度興起,還要視乎幾個因素。第一,成交期究竟有多久?是否長到足以讓物業在短期內達到一定的升幅?第二,炒家在買入物業時價格有否水位?是否屬於低水位,有追落後的空間?第三,市場氣氛如何?是否有買家願意出價接貨?因為如果市場本身氣氛疲弱,或根本已有足夠供應供準買家選擇,為何買家要用溢價來接手摸貨,而不直接選擇未被抬價放盤? 由於炒家屬於風險型投資者,他們在心態上未必願意上會,務必要在成交期內沽貨離場,雖然放寬印花稅減低了炒賣成本,但炒賣是否能成型也要視乎上述因素。相對地,中長線的投資者則有機會在購入物業後先放租三至五年,以期望未來能換取更大的升幅,這也是市場認為措施有可能會催生出來的第二類客源。 收租的投資者會怎樣評估市場呢?首先,對收租客來說,目前購買物業的回報尚算理想,這一點從差估署的數字中可以看出。根據剛公布的樓價指數,一月份的指數報287.6,按月回落0.45%,創下超過八年的新低;而樓價指數更連跌兩個月,累計跌幅達1.3%。若與歷史高位相比,現價已經回落28%。 但在租金方面,走勢卻背道而馳。租金指數報192.9,按月上升0.42%,甚至接近重返歷史高位,這使得租金回報仍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上徘徊。如果以一層45平方米的中小型住宅來推算,平均售價525萬元,對照所收到的租金17,460元,租務回報穩定保持在4厘。 問題是,雖然現時的租金吸引,但幾年後是否真的能達到一定的升值空間?這是他們考慮的第二個因素。樓價持續回落,分分鐘收租所得未必足以抵消樓價的跌幅,因此未必算是一個穩健的投資。特別是目前租金回報之所以如此高,某程度上與樓價的下跌有關。他們同時會評估,如果將相同的資金投放在其他投資工具上,是否能獲取更高的回報。
💡 立即追蹤YAHOO HONG KONG YouTube頻道+開啟推播通知,緊貼最新YAHOO節目影片!https://bit.ly/3a1jUCG
👉🏻 觀看更多:
胡‧說樓市|《預算案》放寬$100印花稅門檻,可刺激入市意欲 • 胡‧說樓市|《預算案》放寬$100印花稅門檻,可刺激入市意欲?|Yahoo...
#胡說樓市 #胡國威 #印花稅 #財政預算案 #YAHOO節目重溫 #YAHOO自家製 #YAHOOTVHK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