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錢呢啲嘢丨設計師創本地文具品牌 「小氣簿」轉危為機高峰單月營業額30萬
Автор: 搵錢呢啲嘢 All About Money
Загружено: Дата премьеры: 18 ап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 420 просмотров
「我去到德國,我都仲買到日本呀,中華牌嘅鉛筆,又或者唔同國家嘅文具,我都買到喎,咁我就喺度諗,點解冇香港嘅文具嘅?」笑言自己是百分百文具控的Joyce,就是這樣萌生創業的念頭,「跟住我就同自己講,我好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有自己嘅品牌」。數年後「有朝一日・文房具」應運而生,憑著研習簿系列和港式幽默設計,高峰期單月營業額達30萬元。
Joyce的工作室位於觀塘工廈的一隅,面積約200方呎,但這裡已是她搬遷數次之後,最大的工作地方。Joyce原本是一名平面設計師,畢業後從事食品包裝工作。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工作三四年後便來一場working holiday。她來到德國,時常逛文具店,這裡能找到日本、中國以至其他地方的文具,偏偏找不到來自香港的。「我就喺度諗,有冇一個機會,可以返到香港創立自己一個品牌呢。」
Joyce回到香港後雄心壯志,一邊打工儲錢,一邊準備創業,包括設計第一款產品:環保皮革手賬本。她直言,創業要燃點起熱情,一定要有一款產品是自己十分熱愛的。她花了兩年時間,才找到質感合心水、仿真度高的皮革材料。到2019年,「有朝一日・文房具」正式面世。
自創立以來,Joyce一直One-man band經營品牌。由會計、開銀行戶口、申請商業登記,以至申請資助,對一個設計師來說,處處都是難關,更遑論之後的運輸、包裝、推廣等。她又提到創業初期,連「一板貨」的數量也不清楚,「大家可能覺得一兩本簿好細本,但其實我落單,因為文具(訂貨)個量好大,我可能落二千、三千本」,結果來了「三板貨」,令她大失預算。
產品推出約1年後,Joyce遇上一大樽頸位,就是並非每個人都需要一本手賬,生意開始下沉,令她思索是否需要轉型。「我哋當時就開始萌生第一個研習簿系列,係救哂我哋成個brand。因為我好鐘意飲咖啡,我就諗,點解冇一本有中文嘅記錄咖啡簿,因為(坊間)全部都係英文。」Joyce靈機一觸,發現她可以按照不同興趣,譬如喝紅酒、拍攝等,推出專門的研習簿,結果大受歡迎。目前品牌已推出18款研習簿,平均每年推出三至五款。
如果談到文具,大家一定會聯想起日本品牌。Joyce也直言「無得正面鬥」,日本文具最厲害的地方,是把最細節的地方做到極致。不過,香港人有一種很特別的幽默感,就是會樂觀面對困境。「又塞車、又落雪、又地震,我哋會笑咗出嚟,嘩,咁衰嘅事都畀我遇到。」Joyce於是把周星馳式搞笑文化,放到文具設計,例如推出「小氣簿」、「小氣毛巾」。其中一年聖誕,品牌推出「小氣文具套裝」,形容當年市場反映是癲了一樣。
「我記得,我第一年因為包裝最少500個,我心諗,哎呀,死啦,500個都賣唔曬,我最多咪買到50個,每個地方賣10個已經好勁,跟住我最後要落咗2,000個,都唔夠,都要繼續補貨。」若撇除佣金,品牌曾創下單月銷售額30萬元的佳績。「所以我覺得,我哋同日本或者德國最唔同,係我加入咗香港嘅幽默感,而呢樣嘢唔係一張相,或者一個pattern代替到嘅,而係嗰份,你一見到就想笑。」Joyce說。
如果心水清的話,會發現該品牌創立不久,便爆發新冠疫情,疫後經濟復甦不及預期,零售業更飽受北上消費衝擊。正如Joyce提到的港人幽默,她笑著說「我唔知點解,好唔好彩」,卻總算殺出一條血路。不過,Joyce背後經常向朋友和家人說,很想放棄。
「我唔知有冇人仲記得,細路仔個書包有幾重」,一個書包可能有十本書,拿上手已感吃力。而Joyce一直堅持親自送貨,可以順便觀看售賣點的擺放,以及與店員交流,但長年累月下,難免感到疲勞,「我淨係擺一個展(覽),我至少帶70公斤嘅嘢」。另外,文具這盤生意不但要面對內地廉價產品的競爭,同時要應付抄襲問題。「啲人見到妳愈嚟愈好,就會抄妳 。」她直言在台灣,也有抄襲情況,但對方會更改少許設計,有時,她更佩服對方,竟然把設計變得更好;在香港,對方是完完全全的抄襲。
不過,每當做出成績來,或者賺到些許資金,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又可以參加比賽,成為了她的精神支柱。「每次我好攰嘅時候,佢就撐住我,跟住有好多唔同國際知名嘅品牌同我合作,我又覺得,我何德何能呀,咁樣我覺得好榮幸」。談到未來發展,Joyce一直希望將品牌帶到海外,目前已在台灣多個地方有銷售點,早前亦反攻日本,到當地擺展覽。她亦積極籌備推出英文、泰文、日文、韓文版本文具,並希望參加更多比賽,以提高知名度。
(首播日期:17.04.2025)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