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球理論_助跑+大擺腿VS急停+彈小腿
Автор: Eric Ngai
Загружено: 19 дек. 2016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0 175 просмотров
持續加速:
雖然會減低撞擊力,故需要以助跑、身體重量、持續加速來保障動力,故此踢球法要求:
1.以助跑作加速
2.踢球腳作大幅度擺動
3.身體前傾
4.踢球腳必須隨著踢足球方向擺動
5.因助跑加速和踢球腳的擺動,身體會向前衝
因要求擺動腳的方向和穩定加速,故此踢法可有效控制角度、控制力度。在要求準確度的踢球時常會用此,最常見是「掃把腳」、「直線射門」、「長傳」。
助跑+大擺腿射門:
影片一,以跟球腳的大幅擺動,把助跑衝力及身體重量最大限地施加到踢球腳上,踢球後身體會隨跟球腳一同前衝。
因為踢球時身體會隨踢球方向移動,故較易控制角度。另外因依賴助跑和踢球腳的擺動方向,故相對需要較大的射門空間和時間。
--------------------------------------------------
衝擊力+緩衝理論:
把撞擊面縮至最小面積,並最大限減少接觸時間,故此踢法要求:
1.跟球腳擺動時,大腿與小腿夾緊
2.身體微微向後
3.以膝蓋為支點彈出小腿
4.踢中足球的一點
5.方向為足球的直徑
6.踢球腳不隨足球方向擺動(急停)
7.因助跑慣性而會出現輕微跳躍
此踢法需要較高的踢球技術,踢球點、入腳方向必須準確,且較容易出現「無轉球」(落葉球)。
急停+彈小腿射門:
影片二,以跟球腳的在擺動時盡量把大腿和小腿夾緊,重心觸地一刻急停,藉著急停的反作用力,小腿以膝蓋為支點彈出,踢球後人與腳也不會隨足球擺動,而是朝重心腳作小幅度移動。
因為此踢法未能以身體和擺動腳作調整,故極依賴球員本身的踢球技術,難以準確控制角度。另外因不太依賴助跑和踢球腳的擺動方向,故所需的射間空間和時間較少。
-------------------------------------------------
P.S. 本人就嘗試把最大限達到接觸面和時間縮到最小,故在踢球後特然把腳「後撤」,基本上每一球都是無轉球,且踢球的聲音甚為響亮,但因「後撤」的關係,對大腿面、大腿內側、小腿的肌肉皆帶來強大負擔,極易疲勞及受傷。
急停則因有慣性跳躍,故負擔不大,但踢球腳還是會有輕微向足球方向擺動,減低了衝擊的力量。
------------------------------------------------
拋磗引玉,希望能帶動足球研究風氣,讓更多熱愛足球的人士得益。如有任何意見,歡迎留言交流。
足球人生-魏兆偉
Facebook► www.facebook.com/ericngai1204/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