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引发重大雪崩 一细节成罪魁祸首 川普掉入特里芬陷阱
Автор: 张杰点评
Загружено: 18 ап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 620 просмотров
从4月2日实施「解放日关税」到11日这十天,美国关税战经历了三次变化,从针对全球普征对等关税,到7日宣布暂缓对75国开征对等关税但单独把对华商品关税提高到125%,再到11日总统备忘录豁免部分电子产品。在关税政策坐过山车时,美国股市经历了政策性血洗,市值消失逾5万亿美元,汇市债市下跌幅度均为2020年以来最大,尤其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月上中旬之交的交易周累计上涨49.52个基点,创2001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经济学者何清涟在文章“特里芬难题—美元霸权与贸易逆差并存”一文中写道:
一、被遗忘的特里芬难题浮出水面
川普总统开打关税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要消除庞大的贸易逆差(2024年总数为1.21万亿美元);二是希望通过高关税将企业逼回美国,即制造业回归。
在经济学中有个「特里芬难题」。这一命题在20 世纪 60 年代由比利时裔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提出,大意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全球储备货币,而其他国家持有其货币作为外汇储备来支持国际贸易,那么该国必须以某种方式向世界供应其货币,以满足世界对这些外汇储备的需求。 这种供应功能名义上是由国际贸易完成的,而拥有储备货币地位的国家比如美国将不可避免地需要出现贸易逆差。持续的贸易逆差最终会导致美国的债务不断累积,美元的信誉也会受到质疑,在美元信誉下降的情况下,各国可能会减少持有美元,转而选择其他货币作为储备,最终的结果是动摇美元的霸权地位,这就形成了一个两难境地:为了维持全球经济的流动性,美国需要保持贸易逆差;但长期的贸易逆差又会威胁到美元的长期稳定。
一、川普关税战正热 美国舆论在冷思考
川普非常在意美元的霸权地位,还在候任之时就要求金砖国家(BRICKS)不得采取任何削弱美元霸权地位的行动;但他同时也在意消除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但这两者是同时存在的,要消除贸易逆差而不动摇美元霸权地位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模式几乎行不通。
川普关税政策获得选民大力支持的原因,是因为他想用关税来代替个人所得税。川普政府面对的是巨额双赤字,除了1.21万亿贸易逆差之外还有36万亿国债,川普政府的思路是,既然国内找不到财政来源,那就让其他国家来支付。
二、美国国内的担忧及「谈判者信誉受损」
保守派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珀森,4月9日,他在《外交事务》发表一篇文章《貿易戰容易輸:北京在中美關稅戰中佔據升級主導地位》,该文认为,川普在发动这场关税战之前,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谁在这场关税战中占主导地位。但中国才是这场贸易战升级的主导者。美国从中国获得至关重要的商品,这些商品短期内无法被取代,美国本土也难以以低于高昂的成本生产。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或许是采取行动的理由,但在采取行动之前就打赢这场战争,几乎注定会失败,代价也极其惨重。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