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而悟,共證菩提的大乘心燈《普賢十大願》5首_溫和版1小時 | The Ten Vows of Samantabhadra
Автор: 修心時刻 Practice time
Загружено: Дата премьеры: 3 дек. 2024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5 831 просмотр
《普賢十大願》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
十者,普皆迴向
【普賢菩薩簡介】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中行願的化身,猶如滾滾大河,奔流著無盡的慈悲與願力。他被尊為「行願第一」,以無上的廣大心,輔佐釋迦牟尼佛,與文殊菩薩共同構成華嚴世界中耀眼的「華嚴三聖」。
普賢菩薩的形象既莊嚴又充滿象徵意義:身著寶冠,散發著如琉璃般的光輝,端坐在六牙白象之上,象徵智慧的清澈與力量的穩定,交織成一種圓融的和諧。他的白象,每一根象牙代表著菩薩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智慧,步步穩行,鋪展出成佛之道的廣大路徑。
【普賢十大願出處】
普賢十大願也稱普賢十大願王源自大乘佛教經典的瑰寶——《華嚴經》,為唐朝般若三藏所譯,時常作為修行早晚課。
在這部融匯莊嚴與深邃的經典中,〈普賢行願品〉(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彷若明珠嵌於華冠之中,光輝照耀著菩薩道的無量深意。
此品章娓娓道來普賢菩薩的行願之道,以十大願王為核心,猶如羅盤,為一切修行者指引通往覺悟之境的航向。
十大願如繁星點綴,從禮敬諸佛的恭敬之心開始,到普皆迴向的廣大胸懷收束,為眾生描繪了一條圓滿菩提的修行軌跡。
尤為動人的是,普賢菩薩不僅發願修行,更教導如何將所積累的無盡功德,化為甘露,澆灌法界一切眾生。
這不僅是一種慈悲的體現,更是一種徹底的智慧——從個體成就擴展到全體圓融,以無盡迴向貫通天地,淨化無邊。
【誰適合唸誦】
這十願,是每一位立志利益眾生的修行者的指南,也是希望心靈成長、自我超越之人的寶貴依靠。
它教人如何以慈悲化解怨恨,以智慧照亮迷茫,將日常的煩擾轉化為修行的契機。
無論是渴望改善人際關係、消除內心障礙,還是追尋解脫的真理,每一願都如夜空中的星辰,映照著成長與超越的可能性。
然而,普賢十大願的光輝並不僅僅屬於佛教徒。
它的慈悲與智慧,跨越了宗教的界限,為每一顆尋求平靜與圓融的心提供方向。
對於非佛教徒而言,它是一份關於生命的哲理,引導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力量與安定,化自利為利他,將有限的人生活出無限的意義。
【普賢十大願內容淺譯】
★一者,禮敬諸佛:
以身、語、意三業恭敬禮拜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現代意義與實踐:
禮敬諸佛,是「人格的尊重」。恭敬禮拜諸佛,也要尊重一切生命,不可傲慢和目中無人,對人對事都保有敬意;對自然環境,愛護不破壞。
★二者,稱讚如來:
以無盡辭句,讚歎佛陀的無量功德與智慧。
現代意義與實踐:
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不吝於真誠地讚美他人。能如《金剛經》所說的「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發自內心的讚歎可以長養我們、擴大自己、廣結善緣。
★三者,廣修供養
供養十方諸佛,包括實質供養(如香花燈茶食)和法供養(如修行善法)。
現代意義與實踐:廣修供養是「結緣的實踐」,是「無限的奉獻」,不僅捐贈金錢和物資給需要幫助的人,更可以付出時間和專業技能。在修學佛法中,不論是供養父母、師長、三寶,供養都是最好的結緣溝通管道。有的人做事四處碰壁,障礙重重;有的人卻能順利無礙,到處受人歡迎,這就是從供養結緣中而來的。
★四者,懺悔業障
懺悔過去因無明所造的一切罪業,發願改過遷善。
現代意義與實踐:
反思自己的不足,真誠道歉,改正錯誤。懺悔業障是生活的反省,是行為的改進,認錯檢討,決不再犯。只要發自內心,真誠的懺悔、反省,進而多做好事,多結善緣,就可以消除罪業或者重業輕受。
★五者,隨喜功德
隨喜一切眾生所行的善行功德,無嫉無妒。
現代意義與實踐:
隨喜功德,是「心意的淨化」,對別人的成功與善行感到由衷的高興,學習用感恩代替嫉妒。修行隨喜功德,能使我們以平等心,隨緣、隨分、隨力的去結緣,普利一切眾生,並開闊我們的人生。
★六者,請轉法輪
請佛菩薩開示佛法,廣傳法音以利益眾生。
現代意義與實踐:
請轉法輪,是「真理的傳播」,支持正向、有益社會的文化與教育。發心請轉法輪,讓真理的法輪,長長遠遠的滾動下去,饒益一切有情。
★七者,請佛住世
祈請諸佛長久住世,繼續引導眾生。
現代意義與實踐:
請佛住世,是「聖賢的禮遇」,對於有賢能、有道德、有學識的人,我們都要把他們視為諸佛,禮遇、護持他們,例如尊重師長、長者的智慧,珍惜感恩他們的教導、陪伴與付出。
★八者,常隨佛學
恆常隨從十方諸佛,修學佛法,效仿諸佛行願。
現代意義與實踐:
常隨佛學,是「智者的追隨」。廣義而言,每一個人都是「佛」,都值得我們跟他學習。狹義而言,具備道德、智慧、能力,才是我們追隨學習的對象。更進一步,我們自己也要做自己的貴人,做自己的善知識,開發自己的真如自性,活出自己生命的如來。
★九者,恆順眾生
以慈悲心順應眾生的根性,幫助他們離苦得樂。
現代意義與實踐:
恆順眾生,是「民意的重視」。學習用「恆順眾生」來修養自己,學習傾聽別人的心聲,學習接受別人的意見。若能時時懷抱「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必然是有德之士,道業也自然有所成。可以說恆順眾生,就是處世的最高智慧與涵養!
★十者,普皆迴向
將一切所修功德迴向給十方眾生,願眾生皆能成佛。
現代意義與實踐:
普皆回向是「功德的圓滿」。實踐回向法門,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緣法,而將一切成就歸於大眾,不敢獨享。去除我執我貪,明白諸法法性本來平等,實無功德可得。故而心常清淨,遠離諸毒。可謂自他兩利,怨親平等。「回向」是佛教極為獨特殊勝的法門,回向的含義豐富而深奧,也是這十大願最圓滿的總回向。
附註:現代意義與實踐節錄自星雲大師全集。
影片說明:由5首溫和版歌曲循環一小時。
#佛經音樂 #普賢菩薩 #普賢王菩薩 #普賢 #普賢十大願王 #普賢菩薩行願品 #華嚴經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