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治州能走多远?伊斯兰党强推开斋节关店令,再益狠批或将吃上官司,吉兰丹经济恐陷自我封锁的死胡同莫哈末哈山怒怼土团党:背叛者休想回头!巫统强硬拒绝“假团结”,马来政坛或将迎来更猛烈分裂风暴
Автор: 马来西亚华人时政评述
Загружено: 30 ма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 496 просмотров
吉兰丹州政府由伊斯兰党长期主导,州行政议员希尔米阿都拉日前重申在开斋节首日勒令所有商家无论穆斯林或非穆斯林都必须休业,并强调这一做法已实施数年,引发各方关注和质疑。前法律部部长再益依布拉欣直言这项“旧条例”不仅缺乏常识,更可能导致吉兰丹政府面临法律诉讼风险,因为强制性命令在颁布与征收执照费时并未充分告知商家义务,也未预先征求业者意见。再益甚至形容这项举措“疯狂”,要求吉兰丹州务大臣管制行政议员的极端决定。事实上,许多非穆斯林业者和相当一部分穆斯林经营者都认为,政府无权强行干涉是否在开斋节期间做生意,因为对一些人来说,首日休业意味经济损失,难以维持日常运营。赞成者则多半来自州政府及相关宗教立场团体,他们认为这是为了让穆斯林员工在开斋节当天好好庆祝,并敦促所有商家保持一致,以展现对宗教节日的尊重。然而,从更加务实的角度看,宗教传统一直都在随时代演变,不乏以更具弹性的方式平衡社会经济需求与宗教活动的先例;若一刀切强制休业,既容易打击商家生计,更可能导致对地方政府的不满情绪堆积,甚至引发更多法律纠纷。再者,任何政策都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比如可考虑给非穆斯林店铺特别豁免,或提供财政补贴,或仅要求部分时段配合休业,而不是简单地一概关店。若再往阴谋论的方向延伸,有人怀疑伊斯兰党或许借此进一步彰显宗教治理色彩,巩固其传统支持者,却忽略更广泛民意的现实需求。无论如何,这种看似延续多年的做法依然难以掩盖其与现代经济规律及社会多元性之间的冲突,显示在宗教与经济利益的博弈中,缺乏灵活度的指令只会徒增怨言。展望未来,若州政府无法正视商家和民众对收益与信仰需求并存的呼声,争议恐怕会继续发酵,甚至出现更多诉讼个案,一旦法律程序展开,州政府的治理合理性将更加受考验。对外而言,这类僵化措施也可能加剧吉兰丹在对外投资和经济发展上的不利观感;对内而言,州政府若依旧忽视寻求变通,只会使得更多利益相关者因政策打击而失去耐心。综上所述,这条首日休业令看似坚持传统,实际上却有待检讨,不仅关系到业者日常生计,更关系到地方当局能否结合社会现实灵活应对时代变化。若州政府愿意与各方对话寻求折衷,通过配套政策安抚商家或错开休业时段,或许才能真正达成人人都能接受的双赢结局,否则吉兰丹将继续面对质疑声浪,最终拖累自身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最近巫统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在芙蓉出席一场开斋晚宴后,毫不客气地把所谓“穆斯林社群团结”标签点破,直言一些人打着民族大义,却实际上只是为了拯救自己摇摇欲坠的政治地位。他强调如果真的在乎全民团结,当初就不会出现土团党这样的分裂局面,更不会出现背叛巫统、离开母体另起炉灶的戏码;如今高喊“全民团结”的那些人,恰恰就是曾经带头分裂巫统的人,例如土团党署理主席拿督斯里韩沙再努丁之前公开示好,声称愿与巫统坐下来合作,但莫哈末哈山认为这是“走投无路”才想回头,而不是真正关心马来社群的整体利益。他还点出土团党是在2016年前后由原本的巫统领袖分裂出来,当年打着革新旗号想要替代巫统,在第十四届全国大选后又与其他盟党联合组成希望联盟,之后变换阵营牵动了“喜来登政变”,最后一路演变成国盟与其他联盟分庭抗礼,背叛意味明显。如今土团党与巫统之间隔阂甚深,除了历史问题,眼下也涉及政治盘算,莫哈末哈山一语破的地点名“别把民族团结当作政治筹码”,因为若真要团结,根本就不会选择背叛或自立新党。更何况,他目前担任国防部长的重要职位,所在的团结政府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领导下,正试图平衡马来社会与各族群的需求,若此时又贸然与土团党牵手,恐怕只是对方为扭转颓势而开的空头支票,并无太大实质意义。莫哈末哈山进一步批评过度的政治操作已经引发选民普遍对政党失望,大批选民不再相信某个特定党派,而是倾向中立立场;他说真正的民族团结并不一定要透过合纵连横或结盟,反而应各政党在各自平台做好执政与监督的本分。回顾巫统在过去几年里经历多次动荡,从2018年大选溃败到几度换政府,中间确实有不少领袖退党投向新阵营,如今巫统在安华领导的联合政府中仍有影响力,所以对那些曾离开却又想“回头”的人,莫哈末哈山的态度就非常鲜明——既然当初要走,就要承担后果,别再用“民族团结”当政治交易。同时,他也警告如果政治恶斗持续不断,选民对政治体系的信任会继续下降,社会撕裂只会更严重,这对国家未来发展毫无益处。他断言,真正的团结必须建立在真诚与务实之上,而不是喊口号或走捷径,只要各党都能立足自身努力服务选民,为族群与国家争取福祉,那么纵使各自为政也能取得社会整体和谐。展望未来,在马来政治格局尚未完全稳固之际,土团党若无法突围恐怕会继续向巫统抛橄榄枝,但以目前莫哈末哈山这种强硬表态来看,双方再度联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其中某方再度发生重大内部分裂,或有全新政治实力出现才会重新洗牌。种种迹象显示,巫统内部对那些“叛徒”积怨甚深,一旦继续一意孤行互打口水战,政治动荡势必难以平息,选民也会对一再上演的背叛与分裂更加反感,最终形势是否还能回到过去那种马来大团结的局面,恐怕还有得等着看。即便出现所谓阴谋论,猜测土团党或许会联手其他在野势力共同在下届大选放手一搏,但眼下这个局势更像是一场持久战,不管喊多少次“民族团结”,只要缺乏真心和一致原则,始终无法获得大多数选民认同。总的来说,莫哈末哈山这番话已清楚表明巫统立场,那就是对曾经造成分裂的人说“不”,借团结之名却行自保之实的戏码,别想轻易在巫统内部重演。
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解放日”宣布对贸易顺差排名前15的国家征收对等关税时,正值马来西亚欢庆开斋节之际,安华的昌明政府可能面临一场猝不及防的冲击。从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到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再度挥动关税大棒,这位宣扬“美国优先”的总统始终以关税作为遏制竞争对手的利器,先前已对中国、欧盟、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分别征收20%或25%的关税,如今马来西亚因在2024年对美贸易顺差高达248亿美元(约1099亿令吉)而榜上有名。首当其冲的非我国电子与电气产业莫属,毕竟这类产品占我国出口总额约四成,是全球半导体测试与封装产业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美国从亚洲进口芯片与零部件的第三大来源。倘若美国对大马半导体出口施加高额关税,将推高企业成本、削弱竞争力,不仅侵蚀出口利润,也可能动摇英特尔、博通、英伟达、微软等跨国巨头在马来西亚继续投资的信心。除了半导体领域之外,橡胶与家具在马来西亚对美出口中分别占2.9%和3.5%,一旦加征关税,这些产品的价格优势大打折扣,美国进口商或将转向其他更廉价市场,企业订单和本地就业都将面临严峻考验。虽然马来西亚不像中国、欧盟和加拿大那样能用对等税率“以牙还牙”,但安华政府依旧有一系列选项可用,例如通过迅速洽谈关税优惠、加速与亚洲及欧洲市场的伙伴合作,以分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更关键的是,面对特朗普欲在全球产业链中重新洗牌的决心,马来西亚是否能借助地缘政治博弈为自己争取筹码,将决定未来半导体供应链的转向与国内外资的走向。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美国贸易政策的最大目标还是中国,马来西亚或许能在相对缓冲的空间内制定应对策略,但若判断失误,很可能错失成为国际科技制造枢纽的机会。如今全球高端制造正面临重新布局,安华政府在应对这场关税风暴的表现,将直接考验其在振兴经济、稳住投资与贸易多元化等方面的领导力与决策能力。若能在谈判中找到平衡点、并通过升级本土产业与加快区域合作来降低对美国的依赖,大马或能转危为机;否则,此番贸易掣肘恐将影响深远,甚至波及我国的整体经济结构。展望未来,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如何维系与华盛顿的对话渠道、稳住与跨国企业之间的关系,并在国际供应链中保有竞争优势,将是安华政府的一大考验。只有在外交与贸易双轨并进的前提下,马来西亚才能在特朗普强势的保护主义浪潮中保持足够韧性,也或许能趁着全球供应链调整之机抢下更多投资,为国内就业与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