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境沒有錯,關鍵是你的内心跟外境接觸時,是用什麼心態 | 楞嚴經修學法要 08
Автор: 善知識
Загружено: 22 фев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7 198 просмотров
淨界法師 :《楞嚴經修學法要》
智者大師比喻經文如蜂蜜,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皆重要。
從經文的緣起部分可看出問題的根源。
佛教將生命分為外境與內心兩部分。
外境是阿賴耶識所現,反映過去業力,無需改變。
修行重點在內心,而非改變外境。
問題根源在於一念攀緣心,非外境本身。
《楞嚴經》對治的是眾生的妄動心。
心與外境接觸時,取相、分別、愛憎導致生死業力。
文殊菩薩心不動,故不受摩登伽女與大梵天咒影響。
改變外境只會陷入惑、業、苦的惡性循環。
生死業力可通過調伏妄心切斷。
前五識取相無錯,反映過去業力。
第六意識的分別與愛樂是問題根源。
佛陀指出關鍵在於第六意識的顛倒分別。
修行應從內心著手,而非外境。
福報大者見如意,福報薄者見苦惱,皆循業發現。
對治妄心是修行的核心。
從緣起中可看出《楞嚴經》的法要。
修行的目標是將心帶回家,不再攀緣外境。
通過調伏妄心,才能跳出生死輪迴。
---
播放列表 (complete playlist):
• 淨界法師 《楞嚴經修學法要》
---
淨界法師 :《楞嚴經修學法要》
地點:地點: 台中 慈明寺
編號:第08章
----
視頻摘自:淨土教觀學苑
製作:善知識工作室
#淨界法師 #佛教智慧 #楞嚴經 #念佛 #智慧人生 #修心修行 #佛法 #淨土 #佛教 #阿彌陀佛 #佛號 #觀世音菩薩 #心態調整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