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入門試水溫 | 佛教禪修初階1/18 | 心傳法師
Автор: 心傳法師(蔡耀明教授)佛學資訊網
Загружено: Дата премьеры: 31 ма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23 просмотра
上課日期:2025/02/19第1週
講義:〈禪修入門試水溫〉https://homepage.ntu.edu.tw/~tsaiyt/p...
課程名稱:佛教禪修初階- 課程簡介https://homepage.ntu.edu.tw/~tsaiyt/p...
修行的實踐:道德的實踐-持戒,心態的實踐-禪修,知見的實踐-智慧。
禪修(meditative practices),當於梵文的bhāvanā,來自動詞字根√bhū(是、有、實存、成為)之使役形的陰性名詞。bhāvanā字面意思大致為使成為實存(causing to be; calling into existence)或培養(cultivating)。
如果將bhāvanā理解為禪修,尤其在諸如citta-bhāvanā (mental cultivation), śamatha-bhāvanā (cultivation of tranquility), vi-paśyanā-bhāvanā (cultivation of insight)之類的複合詞脈絡,其意涵為心態之修煉,而培養心態之優良品質與高超能力。
影片內容:
一、關鍵概念:
0:00 開始
0:48 從梵文bhāvanā了解禪修。導向禪定的修煉。禪修在做心態的觀照、改善、修煉。
12:30 試水溫(testing the water)
二、預備入佛教禪修門,試水溫的要項:
17:26 試水溫的四要項:心平靜、心專注、心不雜亂、心明亮。
30:00 (一)心平靜之經驗、練習。體驗心態是不平靜,不要使用任何的方法。
36:54 心平靜之要點提醒:氣息用深、長、細、慢的方式。專注的焦點放在心窩、心輪。
51:49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學禪修不被世間的紛亂抓跑。
56:36 (二)心專注之認識、練習。專注力是練出來的,前提在於有專注的對象。注意的對象就在心,起心動念就聚焦在心。
1:15:32 (三)心不雜亂之練習。形式上:注意力拉回到心上,不外溢,收其放心,收到心輪;內容:不把外在混雜且散亂帶到心上。
1:23:29(四)心明亮。心自帶照明。持戒維持戒行的清淨,有清淨就能帶上心態的光明。
佛陀教育基金會課程:佛教禪修初階(星期三6:30-9:00pm)
地點:佛陀教育基金會七樓的禪修教室,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55號。現場與線上,同步進行。
課程簡介:禪修的基礎練習,在於清醒地鍛鍊與維持心態之覺察、覺知、投影、念住、止息、洞察,以及通往靜慮、等持、智慧之能力。然而,佛法並不把禪修做在僅止於技術的層次,而是及戒行爲底氣,及禪修的技術與功德為跳板,一層又一層往上開發洞察理解與通達認知之智慧,進而導向究竟的解脫或圓滿的覺悟。 本期課程單元:2025/02/19〈禪修入門試水溫〉、02/26〈隨息禪修與數息禪修〉、03/05〈心思清空與光明想〉、03/12〈心念現前覺察且覺知入出息〉、03/19〈凝視法用於加強禪修專注力〉、03/26〈九節佛風〉、04/02「停課一次」、04/09〈禪修之防護措施〉、04/16〈禪修「息住」之練習〉、04/23〈調伏妄念與改善昏沈〉、04/30〈隨觀感受以禪修〉、05/07〈虛幻觀之禪修〉、05/14〈調御睡夢接通禪修〉、05/21〈禪修投影之認識與練習〉、05/28〈日輪觀之禪修〉、06/04〈佛身觀之禪修〉、06/11〈密咒、佛號用於禪修〉、06/18〈心境平衡之禪修人生〉、06/25〈佛教禪修初階期末複習〉。
本期每一單元的禪修,都會提供公開授課教案,讓學員有所依循。每一次的課程,都包括禪修理趣的簡要講解,禪修現場的實作練習,以及禪修問答。
課程進行訊息與課程教材請參閱 蔡耀明.個人資訊網: http://homepage.ntu.edu.tw/~tsaiyt/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