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大後,我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父母?揭開原生家庭的「隱形詛咒」
Автор: 每天10分鐘 帶你人生思維都升級
Загружено: 2025-11-19
Просмотров: 35
你是否曾在某個崩潰瞬間,驚恐地發現自己說話的語氣,竟然跟你的父親或母親一模一樣?😱
我們都以為長大離家就是自由,殊不知原生家庭是一所「隱祕學校」,早在我們還沒意識到時,就在潛意識裡寫好了一套「生存劇本」。這套劇本決定了你的伴侶選擇、你的情緒地雷,甚至是你對自己的評價。
但好消息是:劇本是可以改寫的。✍️
這支影片不談空泛的大道理,我們將深入剖析 5 種童年留下的靈魂傷口,並提供一套完整的「4 步療癒法」。不管你的過去如何,你都有能力成為家族裡的「破局者」,切斷創傷的鏈條,把快樂的責任拿回自己手中。
👇 本集精彩重點 👇
00:00 為什麼我們逃不出父母的影子?
01:34 診斷你的傷口:5 種童年創傷(價值感、歸屬感、優先級...)
03:03 療癒四部曲:如何從「受害者」轉身成為「創造者」?
05:04 關鍵實操:「見證」與「哀傷」的力量
06:07 設立界線:成為家族命運的斷路器 (Cycle Breaker)
為什麼這部影片與我有關?
「如果你覺得自己常常在親密關係裡重蹈覆徹(總是愛上錯的人、總是沒有安全感),或者在職場上明明很優秀卻深感冒牌者焦慮(覺得自己不夠好),那麼這部影片就是為你拍的。
這部影片與你切身相關,因為它解釋了你生活中那些『沒來由的情緒』是打哪來的。你不是個性不好,你只是受傷了還沒好。看懂這部影片,你將不再是被過去綁架的囚犯,而是掌握自己人生的編劇。」
透過這部影片我能學到什麼?
這不是心靈雞湯,這是一堂心理學實作課。看完影片你將獲得:
自我診斷能力: 辨識出自己屬於哪一種創傷類型(價值感缺失?還是安全感匱乏?),精準找到痛點。
具體的療癒SOP: 學會「命名、見證、哀傷、轉向」這四個步驟,下次情緒崩潰時,知道該如何自我安撫。
界線設立技巧: 學會區分什麼是「父母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責任」,停止吸收家人的負面情緒。
身份認同的轉變: 從等待被拯救的「受害者/小孩」,轉變為能自我負責的「成年人/創造者」。
#原生家庭 #內在小孩 #心理療癒 #童年創傷 #自我成長 #情緒勒索 #代際創傷 #潛意識#討好型人格 #缺乏安全感 #完美主義 #焦慮型依戀 #如何擺脫父母控制 #自我和解 #家庭關係 #界線設立 #心理學 #cyclebreakers #心靈課程 #自我救贖 #療癒 #和解 #放下 #正念 #愛自己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