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謊言?科學與佛學聯手揭開意識的終極秘密|從假我、無我到明心見性🙏般若慧心閣
Автор: 般若慧心閣
Загружено: 2025-11-20
Просмотров: 5
朋友,請你現在,輕輕地閉上眼睛三秒鐘,然後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當你聽到這個問題時,腦海裡浮現的是什麼?是你的名字嗎?是你的職業嗎?是你過往的輝煌或傷痛嗎?還是那個正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意識」本身?這個問題,是人類智慧探索的起點,也是終點。從古希臘德爾斐神廟上的箴言「認識你自己」,到東方佛陀的徹夜參究,所有的哲學、科學與靈性探索,最終都指向同一個核心——「我」的本質是什麼?今天,就讓我們懷著一顆開放而寧靜的心,共同進行一場關於「我」的深度探險。我們將從虛幻的「假我」出發,穿透「無我」的智慧,最終觸及那圓滿光明的「真我」。這不僅是一場佛學的討論,更是一次徹底解構煩惱、獲得內心終極自由的實用指南。
首先,讓我們來透徹地理解什麼是「假我」。這個「假我」,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它用眼花繚亂的戲法,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無比真實的幻象。它主要由五個方面構成,佛法裡稱之為「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是我們物質的身體;「受」是身體的感受,苦、樂、不苦不樂;「想」是頭腦的概念、標籤,比如這是好的、那是壞的;「行」是內心的驅動力、意志和習氣;「識」是了別、認識的功能。這五蘊,就像五根木頭,暫時地捆綁在一起,我們就誤以為它是一個堅固不破的「我」。
讓我們用現代科學的視角,來檢視這個「假我」的虛幻性。你的身體,每分每秒都在新陳代謝。科學告訴我們,人體百分之九十八的原子,在一年內會被全部更新。你七歲時的身體,和現在的你,在物質層面上幾乎是完全不同的存在。那麼,哪一個才是「你」呢?你的思想與記憶,同樣不可靠。神經科學證實,我們的記憶並非像檔案櫃裡的檔案一樣固定不變,它每次被提取,都會被重新加工、修改。你所以為的童年往事,很可能只是大腦根據零碎片段拼湊出來的故事。更不用說我們的情緒了,它如同天氣,瞬息萬變。早上還因為堵車而煩躁不堪,下午可能就因為一杯好茶而心曠神怡。那個煩躁的「你」和那個愉悅的「你」,哪一個才是真實的?
#假我#無我 #真我 #我執 #打破我執 #輪迴 #靈魂 #明心見性 #如來藏 #佛法智慧 #人生哲學 #心靈成長 #佛教 #禪修 #心理健康 #正念 #放下 #開悟 #般若 #自在解脫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