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本
Автор: ash ba
Загружено: 31 авг. 2017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 194 просмотра
內容綱要:股本是什麼?股本有什麼性質和意義?股本可以分成哪些種類?「析金百科」為你解答。
一、股本為何物?
股本,大名「股份資本」,是指股份公司的股份數量。一家股份公司所有股份的總數量,就是這家公司的總股本。比如,A公司共有1000萬份股份,那麼A公司的總股本就是1000萬股。
關於股本,有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需要分清。一個叫「股本總數」,一個叫「股本總額」。股本總數的含義和「總股本」是完全一樣的,都是指公司的股份數量,單位是「股」。而股本總額則是指股本的價值,假如A公司的1000萬股本,每一股的價格是2元,那麼其股本總額就是2000萬,單位是「元」。
二、股本具有什麼性質?其意義何在?
上市公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把公司的全部資本分成一份份等額的股份,並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來籌集資金。
而股票又是什麼呢?股票就是讓持有者擁有某些權益的憑證。它代表持股人,即股東在公司擁有的所有權,只要把股票拿在手上就能從公司那裡分到紅利。公司的股東作為出資人,按投入公司的資本份額享有相應的資產收益,而且大股東還擁有參與公司重大決策以及選擇公司管理者的權利。但是風險與利潤永遠並存,股東因股份獲得收益的同時,也要因股份而承擔公司的風險(要是公司經營不善,那就悲催了)。
另外提一點,沒有上市的股份公司(記住,是股份公司),也是擁有股本的(將公司資本分成等額股份獲得的),只不過沒有將這些股本以股票的形式公開發行而已。
三、流通股本?非流通股本?
流通股本,即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的股本中,可以在交易所自由交易流通的那一部分。反之,哪些還不能自由流通的股本,就是非流通股了。流通股加上非流通股等於總股本。
國外的股票是全流通的,流通股本就是總股本。所以,非流通股其實是一個具有濃厚中國特色的「玩意兒」,而且還因此出現了一個術語——股權分置,專門用來描述中國股市上將總股本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現象。
這個現象造成了很多問題。比如,一些大股東因為自己手上的股本是非流通股,就不顧股價高低和其他股東的死活(大股東內心:嘿嘿,反正我的股票也不能交易,我才不管什麼股價),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這極大影響了股市的良性發展。
不過隨著中國股市的發展,各項制度規則的不斷完善,非流通股會逐漸退出歷史的舞台。近年來我國股市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通常來說,流通股在總股本中佔的比例越小,股價就越容易被控制。反之,流通股佔的比例越大,股價波動會相對小一些,表現更穩重。但請注意,流通股在總股本中所佔比例,以及總股本都是可能發生變化的。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