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阿彌陀經》是在説什麼?(上)丨淨土宗
Автор: 淨土宗香港一分會 HKPureIand1
Загружено: 12 нояб. 2021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622 просмотра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阿彌陀佛的救度及佛教的大宇宙觀:十方微塵世界
一、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十方微塵界,唯觀念佛人,
攝取而不捨,故名阿彌陀。
這首偈子的內容,可說是淨土宗的核心。彰顯了名體一如、機法不離、佛凡一體的道理。
將阿彌陀佛的智慧、慈悲、願力、威神、功德,及其名號功能的殊勝不可思議,徹底圓彰,和盤托出。
既彰顯阿彌陀佛與他的名號是名體一如,也彰顯念佛的眾生跟阿彌陀佛有著機法不離,佛凡一體的關係。因之也同時彰顯了念佛人現生即已成為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的身分。
這首偈子是融合以下的經證與祖傳而成的。也就是:
《阿彌陀經》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觀無量壽經》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善導大師將《阿彌陀經》和《觀無量壽經》的經文融合來作解釋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之所以叫做「阿彌陀佛」,是因為他會以無礙的光明,尋找十方微塵世界的任何念佛眾生,攝取而不捨,一直到這位念佛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之時都不會捨離,有這樣的功能力用,所以這尊佛的佛名叫做「阿彌陀」。
十方微塵世界的任何眾生,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自自然然被阿彌陀佛的無礙光明所攝取。所以,凡是念佛的眾生,就像在阿彌陀佛的佛掌之中,是不可能漏失的,也不會脫離。
因此,任何念佛眾生都萬無一失地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二、《阿彌陀經》二特徵
《阿彌陀經》是釋尊之一代結經,所謂結束之經、結論之經的大事經典。
此《阿彌陀經》有二特徵。
(一)無問自說之經。釋尊講經說法,都是有人請問而回答宣說。如《無量壽經》因阿難啟請而說,《觀經》則因韋提夫人啟請而說。而《法華經》乃至三請四請,才予宣說。返觀《阿彌陀經》則迥異他經,自始於終,無人請問而佛自宣說,其故何在?其實正是釋尊自覺時機已經成熟,必須宣說自己本懷的時候了。
(二)舍利弗的沉默。舍利弗是《阿彌陀經》的對告眾,可是釋尊呼喚舍利弗三十六次,舍利弗居然連一次的回應也沒有。佛呼叫弟子,弟子毫無回應,這對佛弟子來講是很失禮的行為。
舍利弗為何始終沉默?因為釋尊這次無問自說的內容,是甚深微妙難以思議的,使他一時忘了回應。
然而,《阿彌陀經》之中,釋尊到底說了甚麼?
三、六方諸佛證誠
《阿彌陀經》之中,釋尊宣說了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等六方諸佛的證誠。取文內容如下: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此後,又連續說了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等同樣的內容。
待續……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