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窮困的滋味:我如何擺脫貧困的束縛|魔力達設計學苑|小鶴老師
Автор: 魔力達設計學苑
Загружено: 18 ма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 129 просмотров
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魔力達文創工作室?su...
網站:https://moride.tw/
-------------------------------------------------------------------------------------------------------
室內裝修證照班線上課程:https://moride.tw/courses/furnish/
-------------------------------------------------------------------------------------------------------
窮的味道
哈囉,大家好,我是小鶴老師。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窮的味道」。
起心動念
這篇文章的構思其實早在 2025 年 3 月 9 日就完成了。那一天,剛好是我的學生參加「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考試的日子。我原本計畫隔天錄製這個主題的影片,沒想到隔天卻發生了許多事情,讓我一直忙著回答學生的問題,特別是關於考試題目的解析。
在與學生的對話中,我發現許多人對生活充滿熱忱,認真努力,但卻因為學歷或各種限制而受困於職場。例如,有些學生在準備考試時,才發現自己不符合報考資格,因為這項證照的最低學歷要求是大專畢業,或是五專、大學畢業,甚至在校的最高年級生也可以參加。然而,當學生告訴我:「老師,我只有高職畢業,甚至國小畢業」,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無奈與困境。
生活的無奈
我曾經遇過一位 50 歲的大哥,他是木工師傅,因為工作關係經常涉及室內裝修的業務,但由於不熟悉法規,常常在執業時遇到問題,甚至被罰款,一張罰單就是六萬元。為了能夠合法接案,他想考取室內裝修工程管理技術士證照,卻因為只有國小學歷而受限。我告訴他,國小畢業的人要有六年的相關工作經驗才具備報考資格。這些限制,讓許多人無法輕易改變自己的職業發展,人生的道路似乎早已被現實綁架。
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都值得尊重。學歷或許是許多制度下的標準,但在某些領域,真正的價值來自於經驗與技術,而非一紙文憑。
我與建築師考試的故事
在前陣子,我拍了一支影片《為什麼我不去考建築師》。意外的是,這支影片並沒有引來建築師的反駁或批評,反倒有許多溫暖的回應。像是建築師公會的前理事長羅建築師,他特地打電話給我,告訴我:「你的影片很有趣,我整支 40 分鐘都看完了,繼續加油!」這讓我感到意外,原本以為會遭到批評,沒想到卻收到鼓勵。
另一位建築師則分享了他的經歷。他曾在國外知名建築事務所工作,回台灣後發現,大部分的建築師都在處理行政文件,真正做設計的人並不多。他的這番話,讓我更確信台灣建築業的困境,甚至讓我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不考建築師,而是投入企管領域,學習如何做生意,尋找自己的道路。
童年的記憶與「窮的味道」
談到「窮的味道」,我想起了電影《寄生上流》中的一個場景:劇中的小孩嗅出家教老師與其他人身上相同的氣味,而他的父親則形容這是一種「窮酸味」。這讓我回憶起自己童年的經歷。
我們家小時候很窮,家裡的東西總是用到不能再用才會丟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毛巾。直到 16 歲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毛巾會有異味,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直到我交了第一個女朋友,她才驚訝地問我:「你的毛巾都破了,怎麼還在用?」這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窮人家的習慣,真的會影響對生活品質的認知。
小時候,我爸從來不帶我們出去玩。他曾經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出去玩很累,又要花錢,所以待在家裡省錢又不會累。」那時候,我只能點頭,雖然不太明白,但我知道,這樣的觀念來自上一代,甚至是上上一代——因為我爺爺對他的五個孩子也是這樣。貧窮不只是經濟上的困難,更可怕的是它會遺傳觀念。
從南投到沙鹿的遷徙
我們家原本住在南投,後來搬到豐原,再遷至沙鹿。當時,我爸因為生意夥伴的關係,被介紹到沙鹿購買一棟透天厝,價格是 30 萬。他立刻回鄉變賣祖傳的五分地田產,才有足夠的錢買下這棟房子。
然而,這棟房子雖然便宜,但狀況極差,窗戶破損,冬天寒風刺骨。水塔是水泥製成,裡面佈滿青苔,甚至還有魚——因為鄰居的小孩把溪裡抓來的魚丟進我們的水塔。這讓我一直以來都不喜歡喝水,因為即便燒開後,水依舊帶著一股異味。
貧窮的影響
長大後,我深刻體會到,貧窮不只是物質上的缺乏,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制約。例如,許多人會不自覺地告訴下一代:「賺錢很辛苦。」這種觀念會深植於孩子的心中,讓他們長大後依舊覺得賺錢很難,導致對財務自由的追求變得更為艱難。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見過許多認真生活的人,他們努力奮鬥,卻因為種種限制而無法翻身。這讓我更加確信,一個人的成功,不應該只由學歷或社會既有的標準來決定,而是應該看他是否有勇氣改變自己的命運。
結語
這一路走來,我深刻體會到,「窮的味道」不僅是物質上的貧乏,更是一種思維的枷鎖。我很感激自己有機會打破這些限制,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現在,我過著能夠自由安排時間的生活,這讓我覺得,比起執著於考取建築師執照,我更想專注於自己的事業與興趣,甚至偶爾騎單車環遊花東,享受生活的樂趣。
如果你對我的故事或對室內設計有興趣,歡迎留言交流。我相信,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與鼓勵。
-------------------------------------------------------------------------------------------------------
這段影片中,講者主要分享了關於「窮的味道」的個人經歷與看法,並穿插了與建築師相關的互動和對話。以下為影片重點整理:
影片的緣起
講者提到在3月9日寫好了稿子,但因為回答學生關於考試的問題而延遲錄製 [00:00]。
學生常問的考試資格是大專畢業,但許多人因各種原因未能取得學歷 [00:49]。
講者認為任何認真生活的人都應受到尊重 [01:55]。
與建築師的互動
講者上週發布了一支關於為何不考建築師的影片,期待與建築師交流 [02:27]。
一位建築師工會前理事長打電話鼓勵講者,另一位在國外知名事務所工作的建築師也與講者理性討論台灣建築師的現況 [03:35]。
一位建築博士也曾是講者的學生,並在線上課程群組中與講者互動 [05:48]。
「窮的味道」
講者提到韓國電影《寄生上流》中,窮人身上有著像蘿蔔乾的窮酸味 [10:57]。
講者回憶童年時家境貧困,父親不帶他們出去玩,認為在家省錢又不累 [12:01]。
講者認為貧窮會遺傳,最可怕的是遺傳觀念 [12:53]。
講者分享了童年時家裡物品都用到不能用才丟棄,以及居住環境的困苦 [14:39]。
講者提到第一次看到自助洗衣店的驚訝,並感嘆生活很多時候不是自己選擇的 [20:50]。
講者認為窮的味道就像爛掉的毛巾一樣 [22:16]。
對職業的尊重
講者提到學生為了生活努力打拼,只想考取證照養家糊口 [22:27]。
講者曾與建築師安藤忠雄有一面之緣 [23:09]。
講者認為不應以職業歧視他人,並尊重工地師傅 [24:53]。
與酸民的互動
講者分享了與酸民的互動,包括被質疑是生意人、被批評不尊重建築師等 [25:31]。
講者強調自己做設計是為了賺錢,並認為室內裝修管理辦法應改名為室內裝修管理法 [27:12]。
結尾
講者希望大家不要有窮的味道,並強調這個世界不只有建築師才是高尚職業 [28:18]。
-------------------------------------------------------------------------------------------------------
#室內設計
#室內裝修設計
#室內裝修工程管理
#透視圖
#手繪
#技術士
#發燒影片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