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要查了!「舔共藝人」恐遭註銷國籍。這次政府該硬起來了!
Автор: 政治奇幻世界
Загружено: 12 ма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8 019 просмотров
近日,多位台灣藝人,包括侯佩岑、歐陽娜娜、趙又廷、陳喬恩等,在微博轉發中國官媒《央視》發佈的「台灣必歸」圖卡,並標註「#中國台灣省」,再次引發輿論譁然。這類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每當中國內部或兩岸局勢有變,這些長年在中國發展的台灣藝人總會集體出來表態,彷彿已成慣例。而這一次,政府似乎不打算再視而不見,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公開譴責,並宣布將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之1進行查處,強調若有藝人持有中國戶籍,將依法註銷台灣國籍。
這個動作,讓許多網友大呼「終於要來真的了!」過去,台灣政府對於藝人在中國發展的政治表態多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輿論譴責歸譴責,官方少有具體行動。但這次不同,政府不僅表明立場,還宣布調查這些藝人的出入境紀錄與稅務資料,查證他們是否擁有中國戶籍,甚至可能進一步取消國籍。
為何舔共藝人屢屢上演政治表忠?
這些藝人為何總是在敏感時刻,選擇公開表態?背後的原因無非是「市場壓力」與「利益誘惑」。中國市場龐大,演藝圈競爭激烈,藝人想要維持曝光度,必須順應當地政治環境,而公開轉發統戰文宣已成為某種「投名狀」。不表態,可能面臨封殺風險,接不到戲、上不了節目;但若選擇站在中國政府立場,則可獲得演出機會,甚至被吹捧為「愛國藝人」。
然而,這種行為的問題在於,他們的成功並非單靠中國市場而來,而是建立在台灣的自由環境與影迷的長年支持之上。這些藝人在台灣發跡,利用台灣媒體、綜藝與影視資源打響名號,卻在有機會賺大錢後,轉身跪拜中國,甚至反過來攻擊台灣。這樣的「吃台灣奶水,唱中國國歌」行為,如何對得起曾經支持他們的台灣觀眾?
政府該如何應對?
目前,陸委會的表態是一個強烈信號,顯示政府對於這種行為不再姑息。但究竟能不能真正落實,還是雷聲大雨點小,才是關鍵問題。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台灣人若取得中國戶籍,將喪失台灣國籍,而台灣國籍被註銷後,這些藝人將無法再享受台灣的社會福利與公民權利,包括健保、投票權等。這項法律本來就存在,但過去鮮少真正執行,這次政府是否真的有決心處理,值得觀察。
另一方面,藝人是否違法,不能單靠輿論批評,而應該透過更具體的法律機制來審查。例如,是否可以增訂條款,明確規範公眾人物不得從事違反台灣主權的政治宣傳行為,否則將面臨限制或罰款?或是對於頻繁配合中國統戰的藝人,未來在台灣的演藝發展是否應該有所限制,例如不予發放政府補助、不得參與公家活動等?
此外,政府能否與影視業者合作,建立更健康的產業環境,讓台灣藝人不用為了中國市場而犧牲自己的價值?若能提供更穩定的發展機會,或許能減少這種「舔共潮」的發生。
民眾應該如何反應?
除了政府的應對,台灣民眾也應該思考,自己是否願意繼續支持這些頻頻表態的藝人?在這次事件後,許多網友已經開始抵制,呼籲「讓他們去中國發展就好,別再回來賺台灣人的錢」。過去,包括歐陽娜娜、張韶涵等人,因為多次公開發表親中言論,已經遭到不少台灣影迷唾棄。而這次侯佩岑等人加入表態行列,是否會影響她們未來在台灣的發展,值得關注。
我們不能天真地認為,這些藝人只是「被逼著表態」,畢竟也有不少台灣藝人選擇不在中國市場發展,甚至在政治議題上保持沉默。而這些願意公開轉發統戰文宣的藝人,必然清楚自己的行為代表什麼。既然他們選擇站隊,那麼台灣民眾有權選擇是否還要繼續支持他們。
結語:該是時候讓舔共藝人付出代價了
舔共藝人的行為,已經不只是個人選擇,而是中國對台灣文化戰的一部分。這些人在娛樂圈的影響力,讓他們的表態不只是單純的「發個文」,而是直接影響兩岸民意,甚至可能被中國政府拿來作為「台灣藝人都認同中國」的宣傳工具。
政府這次的表態,應該被視為一個契機,讓未來的類似事件不再僅止於輿論譴責,而是能夠真正建立起制度,讓這些為了利益而賣台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民眾則可以用行動表達立場,不再為這些人買單,讓他們知道,「舔共」不是沒有代價的選擇。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