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装设计师面临困境
Автор: 自由亚洲电台
Загружено: 7 апр. 201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3 182 просмотра
中国国内媒体报道近日结 束的北京时装周时用的关键词是“圆满落幕”和通过时装世界“宣扬了中国文化”。然而,法新社的报道却看到了北京时装周眼花缭乱的时尚场面背后的故事:中国 是世界服装生产大国,但在时装品牌方面在国际市场仍然没有话语权。中国制造国际市场处处可见,但品牌却不是中国的。
在浙江温州从事音乐录制工作的李先生星期五表示,陷于挣扎的中国时装设计师不妨从中国文化和现代生化的结合入手试试,毕竟那些世界知名品牌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背后都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服装是很有文化底蕴的,设计服装要将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但还没有在服装上与人们的现代生化结合在一起。我们都说中国古文化,古的就没有结合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来。要是把中国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好可能是中国服装品牌发扬光大的一条出路。”
有人说,服装国际知名的大品牌是创立者50年、100年的心血积淀和当地的文化积淀所产生的。国际知名的《时尚》杂志主编安娜•温图尔女士今年一月访问中国时就中国时尚问题表示,“我在中国看到很多美丽的东西, 但没有一件称得上现代中国风格,现代中国风格还没有诞生”。
参加北京时装周的中国知名服装设计师曾凤飞认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应该注重自己民族的东西,传承自己民族的东西才能设计出扬名国际的中国服装品牌, 他本人将身体力行:
“中国有50多个民族。 每年我会寻找一个民族的图腾作为我设计的灵感。如果选择10个民族的图腾来设计, 我就有10年的工作要做。 中国很大, 所有设计师应该注重自己民族的东西。”
温州的李先生认为,一般大众化的服装目前中国做 的也不错, 不比海外的差,否则那些国外知名品牌也不会到中国来生产;现代在中国处处可见的时装洋品牌一般可归类到奢侈品中,中国自主品牌的时装还不能与之同日而语:
“因为别人的服装文化底蕴在那儿摆着。 自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制造服装自主品牌也就20年到30年的时间而已。 与像古驰和普拉达那样的品牌相比,中国服装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评论说,法国人把服装当艺术来做,所以有香奈儿和爱玛仕那样让人垂涎的品牌;意大利人把服装当工艺来做,所以有普拉达和杰尼亚那样流行国际的知名度;美国 人把服装当产品来做,所以有了耐克等大众流行的标识;而很多中国人却把服装只是当做赚钱的工具来做,结果就是中国变成制造国际众多服装品牌的“世界工厂”。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
订阅自由亚洲电台YouTube频道 : http://bit.ly/1ztYI3J
自由亚洲电台普通话网址:http://www.rfa.org/mandarin
自由亚洲电台Twitter: / rfa_chinese
自由亚洲电台Facebook翻墙小组: / 170815068062
自由亚洲电台Facebook粉丝专页: / rfachinese
自由亚洲电台(RFA)是面向无法接触自由新闻媒体之亚洲听众播放新闻以及资讯之一家非营利私营公司。尽管 RFA是由美国国会授权设立,并且资金也来源于联邦年度拨款,但是我们并非美国政府机构,我们的员工也不是联邦或政府的雇员。
我们的使命是提供准确、及时的新闻、资讯以及评论,并为来自亚洲各国之各种意见及声音提供一个讲台。 我们的网站使得这一目标具有全球概念。 除新闻节目外,我们也播放目标国家禁止之文学作品以及非文学作品。
RFA 坚持新闻行业之最高标准,努力实现评论内容之准确、客观及公正。
我们使用普通话、广东话、维吾尔语、吴语、藏语 (Uke、Amdo 以及 Kham)、缅甸语、高棉语 (面向柬埔寨)、韩语 (面向北朝鲜)、老挝语以及越南语进行广播。 每种语言服务均由母语播音员提供。
听众谈话
RFA设有十一个电话交谈节目:普通话四个、广东话一个、高棉语一个、藏语四个、维吾尔语一个。 听众可以拨打免费号码,直接与主持人交谈。 每天的播出内容中都将包含遍布亚洲的记者以及特约记者提供的报导。 我们在曼谷、香港、金边、台北、东京设有办事处,并在首尔、安卡拉以及印度的达兰萨拉 (Dharamsala) 设有小型办公室。
所有广播均从RFA位於华盛顿特区的总部播出。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