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貝爾X摩爾:淺談作品《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
Автор: TPAC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Загружено: Прямой эфир состоялся 9 янв.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638 просмотров
今年3月份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上演的作品《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活動前導。本次邀請了本劇的概念與導演郭貝爾及戲劇構作一起來聊聊這個作品。透過他們的見解及剖析,讓觀眾更了解這個作品的特色及創作路上的心路歷程。
《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
本作品將觀眾帶入一個充滿歷史切片的大舞臺,也是北藝中心大劇院舞臺首度全面展開演出,利用50公尺的舞台深度,為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敘事提供了壯觀的背景。
作品的靈感來自於捷克作家奧雷尼克(Patrik Ouředník)的著作《20世紀極簡歐洲史》、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的反歌劇觀念及歐洲新聞台(Euronews)的節目「不予置評」(No Comment)。郭貝爾讓舞臺上音樂家、舞者、文本錄音和影像的交織登場,各自呈現20世紀的大小事件,看似混亂的場景,觀眾卻能在觀賞過程中,自行組織細碎的歷史線索,替眼前所見設定新的情節,同時沈浸在郭貝爾打造的感官場景裡。
📍📍海恩納·郭貝爾(Heiner Goebbels)
當代音樂劇場與表演藝術的領軍人物之一。
他以融合音樂、劇場、舞蹈與視覺藝術的跨界創作聞名,曾於2012至2014年擔任德國魯爾藝術節藝術總監。他的著作《缺席的美學》於2012年出版,代表作品包括《代孕城市》,曾獲葛萊美最佳當代古典作曲獎提名。他榮獲歐洲戲劇獎及國際戲劇最高榮譽——國際易卜生獎,對德國劇場與國際舞台的創新影響深遠。
📍📍📍馬提亞斯·摩爾(Matthias Mohr)
柏林Radialsystem藝術中心的藝術總監
馬提亞斯·摩爾是一位專注於當代舞蹈、表演藝術及音樂劇場的策展人、戲劇構作與導演。自2007年以來,他便與海納·郭貝爾斯(Heiner Goebbels)合作多部製作。他曾任魯爾三年展(Ruhrtriennale)及PACT Zollverein的戲劇構作,並於2018年擔任德國舞蹈平台(German Dance Platform)的評審委員。
OPENTIX|https://tpacplayer.org/syPAJ
官方網站|https://tpacplayer.org/HKOkB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