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集 補救教學措施
Автор: 華視新聞 CH52
Загружено: 11 сент. 2012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3 362 просмотра
歡迎收看HOLD住夢想停看聽,我是彭佳芸,12年國教將在103學年度上路,透過補救教學的協助,讓低成就學生,能有更適當補救教學的機會,而教育部推動了哪些措施,以落實補救教學呢?一起了解。
配合12年國教、鞏固學生基本學力,教育部推動「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以扶助每一位學習低成就的學生。各項措施中,首先是「學生起點行為之診斷」。
教育部國教司司長 黃子騰:
在補救教學的時候,最大的一個特徵就是,他是要從他的「起點行為」開始教,所謂起點行為就是說,這個學生他已經唸到國2了對不對,但是他的數學只有小4的程度,你要從小4開始幫他補起啊,讓他很快的小4、小5、小6、國1、國2,這樣子趕上來。
此外,「訂定基本內容及編輯對應之補救教學教材」,是希望學生每一階段都能有穩固的基礎,再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檢核補救教學成效」,是要追蹤補救教學的成果;「提升教師的補救教學知能」,自102年起,現職教師需取得8小時之研習證明、其他教學人員則需完整取得18小時之研習證明,以確保補救教學品質;「鼓勵抽離式補救教學模式」,則可同時解決學生、家長或教師無意願參與課後補救教學的問題。
教育部國教司司長 黃子騰:
用學校的力量,就把這些落後的學生,就把他抽離出來,另外單獨成班,這樣子就可以避免我們這個補救教學,通常都是在課後,或者是在放假期間來實施,如果你是在正常上課的時間,做這樣子的一個抽離式的一個教學的話,實際上是變通的一個不錯的方式。
另外「建立教學輔導系統」,有助於學校改進補救教學之相關事宜;「修改法規賦予權責」,則是自101年實施國小國中成績評量準則,讓各界正視補救教學之重要性。
下一集我們要告訴您,補救教學是否有效,關鍵在於師資,而目前師資培育的辦理情形如何呢?感謝您的收看,我們明天見。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