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redible technology!4 people play 5 instruments 濒临失传的演奏绝技,看了就别想再站起来!
Автор: meng zhang
Загружено: 12 июл. 2018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53 просмотра
Incredible technology!Four people play 5 instruments(Playing with someone else's hand)
介绍一下几位老先生的生卒年。
从左至右
韩德荣(1919-1994),享年75岁。
陈绍武(**),最近的一次演出是十年前。
白奉霖(1920-2015),享年95岁。
韩德福(1913-1996),享年83岁。
司鼓的是著名卢派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花小宝(1926-1996),享年70岁。
所谓换手连弹,这是民间艺人创造的一个特殊的演奏形式。这个形式起源很早,在曲艺中,由于梅花大鼓,字少腔唱,旋律复杂,所以经常出现换手连弹的表演。据《中国曲艺志.北京卷》为五音换手连弹所下的定义:“五音联弹又称五音换手联弹,属梅花大鼓中以展示弦师独特技巧的一种形式。表演时,先由演员演唱四句梅花大鼓,在落腔后敲起鼓套子时,四位伴奏弦师即开始技艺性表演:由左至右,第一人右手持楗子打扬琴,左手按第二人怀中的三弦;第二人右手弹三弦,左胳膊搭十字用右手按第三人怀中的琵琶;第三人右手弹琵琶,左胳膊搭十字用左手按第四人持的四胡丝弦;第四人右手拉四胡弓子,左手攥住四胡铜桶或击打扬琴。其中第四人又称为末把琴,是四胡大王霍连仲先生首创,难度为最大。演奏时四人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在演唱者鼓声的伴和之中奏【夜深沉】或【九把尖】等曲牌。一曲结束,演唱者说几句‘白口’后,伴奏者逐渐恢复原正常状态奏大过板,演员接唱短段,如《层层见喜》、《八爱》等。上腔、下腔过后,众人接着演奏【打新春】、【虞美人】等曲牌。有时,五音之外还增添胡琴、笛、箫等乐器,称作‘六音’、‘七音’、‘八音’联弹。其源可追溯至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余墨偶谈》中的记载。”
与日常演出梅花大鼓以演唱者为主角不同的是,换手连弹多为节日期间演出以飨观众,这个节目是以欣赏乐队演奏为主,演唱者主要展示鼓技,或以“含灯大鼓”作为看点,唱段基本是《指日高升》这种篇幅短小的节目(据说当初也有演大段节目换手连弹的,但只是在部分段落进行换手)。
80年代初,由花小宝司鼓并担任演唱,韩德荣、陈少武、白奉霖、韩德福四人曾录制了五音换手连弹《指日高升》的录像(尤其韩德荣先生的表演左手琴难度很大,现在留下的连弹的剧照和录像中,他都是打左手琴的),演奏了《柳青娘》《万年欢》《夜深沉》等曲牌,上三番奏《鬼扯腿》,下三番奏《马号》。这也是老一代伴奏员留下的屈指可数的换手连弹影像资料。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