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肩髖分離,我都這樣安排給我的選手訓練!
Автор: 黃聖棋
Загружено: 27 июн. 2024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 047 просмотров
肩髖分離Part 2 來啦!
接續前篇的訓練動作,藥球訓練主軸還是在訓練初期,透過「非棒球投擲動作」來建立基本的身體控制能力,最終,還是要能在投棒球時做出才能有效的幫助動作順序的改善,因此,在藥球動作後,便會開始一系列「限制引導訓練」(相關的說明在過去的文章都有,可以回去看看這類型訓練的邏輯喔!)
1. 弓步轉體
利用已擺放在「旋轉完成」位置的下半身作為支點,使軀幹旋轉至最大幅度,並順著張力進行投球。
動作提示:下半身須保持在朝向投球目標,過程中若因活動度不足導致無法做出理想的軀幹旋轉幅度,則應以提升活動度、核心肌力為首要目標。
2. 後髖扭轉
延續第一個動作後,將軀幹擺放在蓄力位置,在後髖旋轉的過程中,嘗試保持軀幹位置並找尋張力最高的瞬間,順勢將球投出。
動作提示:在後髖旋轉時,可以搭配軀幹持續的背轉,並在動作不停頓的前提下將球投出。
3. 後髖倒序投球
腳尖、骨盆、胸口接朝向投球目標為起始位置,將原本骨盆-軀幹-手臂的投球順序,依序反向拉回蓄力位置後,再依正確順序將球投出。
動作提示:嘗試在每個部份產生動作後,感受各部位的張力,幫助在投球時找尋相同的張力感受。
你還有看過/試過哪些不錯的肩髖分離訓練動作嗎?如果你想要更清楚的了解這些動作設計的原理、邏輯,7月6日晚上,投手傷害風險管理課程,將會詳細的說明動作順序與投球傷害風險的關聯,相信能幫助大家對投球機制的概念有更多的啟發
課程報名連結 www.basepara.com/products/pitcherinjuryriskmanagement
對於課程有興趣的人歡迎私訊我了解優惠方案喔!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