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謙法師【中國佛教史】63
Автор: 三千世間_主頻道
Загружено: 29 авг. 2024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95 просмотров
#印謙法師【中國佛教史】63
〔#祖師翻譯佛經的專精📖〕
因應每一個時期的需求,每一個時期的講究不一樣,有時候可能到達某一個時期,它又回歸到質樸的話,這些又有所改變。所以是文質是時,幸易之,我們就是原汁原味,把佛典翻譯到中文就好了,文質就是每一個朝代的,講究、看法、著重不同,不因為朝代的改易或是偏重不同,而就把佛典的翻譯就有所改變。
比方說《#金剛經》,在南宋洪邁的《容齋隨筆》裏就有提到說,#鳩摩羅什 在翻譯《金剛經》的四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六如偈。在鳩摩羅什本裏面,他是翻譯為「#六如」,但是在其他版本,菩提流支也好,真諦也好,玄奘也好,義淨也好,他們也有同樣翻譯過《金剛經》。但是他們在這個地方,他們就原文把它翻譯出來是「#九如」:「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可見鳩摩羅什就把這個九如刪減,簡略成為六如。
除了這四句偈,《金剛經》後面還有一句就是:「#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鳩摩羅什就只翻譯到這樣為止。但是其他像菩提流支、真諦、玄奘、義淨的翻譯版本裏面,這四句偈後面還有「#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在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金剛經》就把它刪掉了,所以相對的,鳩摩羅什的翻譯本比較精鍊,比較琅琅上口。
在 #僧叡 的<大智釋論序>,就《大智度論》的序文,或是在翻譯《中論》的時候,他就有提到說:「法師(鳩摩羅什)以秦人好簡,故裁而略之...」就是他以中國人比較好減省,故裁而略之,把九如偈翻譯成為六如偈,來符合我們中國人的好減省的習性...
點開影片👇學習祖師留傳給我們的智慧
TG1096-63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