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乡下人的悲歌》理解川普的“关税战”
Автор: 沉思的哈耶克
Загружено: 5 ап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6 152 просмотра
前两天,川普宣布对来自多国的进口商品实施对等关税,可谓在全球引爆了一颗总磅炸弹!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在多个场合表示,对于“提高关税”的支持。可以说,“关税战”在川普和万斯的执政理念中,占据了非常核心的位置。可“关税战”同样也会使美国自身的经济遭受重创。这从这两天美国各个股指的大幅下挫就能看出。因此,仅仅从经济角度,我们将无法理解川普和万斯,执意要打“关税战”的原因。只有从更深层的,他们对二人于美国社会和世界经济的认知出发,我们才能对其发动关税战的动机,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而能够帮助我们获得这种认知的,莫过于万斯在2016年出版的《乡下人的悲歌》。
万斯和他的家人所属的,美国白人蓝领阶层,是过去十几年中,美国唯一平均寿命缩短的人群。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生活的悲观程度,甚至超过了,那些被认为受到不公对待的少数族裔和移民。他们是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生活富足,举止谈吐优雅、饮食健康、身材匀称,在全球化浪潮中如鱼得水的,美国社会上层白人截然不同的,被“遗忘的”铁锈带蓝领白人。他们举止粗俗、固执、酗酒、烟不离口、体重超标、宁愿大打出手,也不愿意流露自己内感受和软弱。 但在整本书的字里行间,你却能感受到,万斯对于亲人和家乡父老,深深的爱。他们的祖辈和父辈,曾创造了美国的工业奇迹,并远赴万里之外,打赢了两场世界大战;在战后用双手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如今,他们虽然在失业、贫穷、毒品、堕落和绝望中挣扎,但却始终倔强的,保持着自己不屈的个性,和支离破碎的传统。
在让你对万斯的成长环境和奋斗之路,感到身临其境的同时,这本书也能自然而然地,让你感受到,作为极为少有的,能从铁锈带的贫困“漩涡”中走出,并一路成为美国副总统的万斯,心中想要改变,没能和自己一样实现人生逆袭的,家乡人困苦生活现状的强烈责任感。
万斯曾提到,在过去几十年全球化浪潮中,美国受到全球贸易影响最大的地区,就是本书中,以他自己出生和成长于其中的小镇——“米德尔顿”为代表的,美国铁锈带。当那个曾经让外公和外婆,实现阶层跨越,并支撑起整个小镇经济的“美国钢铁厂”,在全球化竞争中落败时。整个小镇也随之落入了深渊。随之而来的就是失业、家庭矛盾、毒品、绝望、犯罪上升、人均寿命缩……在万斯看来,就算“全球化”整体上给美国带来的利大于弊,但是对于生活在铁锈带,他自己家乡的人们来说,他们却是全球化中最大的输家。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不但是川普的支持者,而且就生活在美国的摇摆州。是他们用选票让川普和万斯进入了白宫。
尽管万斯也在书中明确提到,造成自己家乡人所面临困境的原因是复杂的。全球化和工厂倒闭与迁出只是原因之一。当地人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性格特点、逃避心态、短视和懒惰,也对其目前的困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很明显,迫于当下美国国内政治的需要,此刻在川普和万斯二人看来,能够帮助和回报铁锈带支持者的唯一方式,就是让制造业重回美国。让那些无法适应社会变革,无法在其它领域中找到职业方向的,大量铁锈带蓝领工人们,再次回到工厂中。通过工作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和意义,重新振兴美国衰落的,无数个“米德尔顿”。而他们用于强迫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工具,就是关税战。
万斯与我是同龄人。这让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总会不自觉的将万斯的成长经历,与我自己做对比。我出生和成长于,中国一个非常偏远的的小县城。与万斯在书中提到的,他第一次到华盛顿时,觉得那里美好的,简直像是另一个国家的心态相似。 我小学毕业第一次到上海时,也觉得那里完全就是另一个世界。 万斯在书里说,他家乡的人们都很粗线条,酗酒、抽烟,家里和邻里间,动不动就爆粗口。与举止得体的上层美国社会格格不入。这和我对自己家乡人们的认知,别无二致。万斯说,自己在大公司参加面试晚宴时,面对数个大小不一的刀叉,感到拘谨和不知所措。而我在工作中的,第一次展会晚宴上,也曾错把应该抹在开胃面包上的,球形冷冻黄油,错当成是了冰激凌一口吞了下去。万斯在外婆的严格管教和压力之下,通过美国版的“应试教育”,进入名校,成为硅谷精英和人生赢家,而他儿时的很多伙伴,却困在了家乡,不得不面对贫困和绝望。 而我虽然至今仍在为生计奔波,但跟我那些,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是没能像我一样,幸运的在父母威逼利诱之下,通过中国版“应试教育”,走出小县城来到大城市的,儿时玩伴相比,我确实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所有这些让我产生了,我和万斯其实是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中,两个不同国家中的自己的某种错觉。但万斯和我,对于我们各自成长环境的看法,却存在一个重大不同。 从万斯出生开始,他外公和外婆那一代铁锈带美国人,成功从底层跻身中产的“美国梦”便开始褪色。直到此刻,几十年来,米德尔顿人们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是一路下滑。而我的成长环境,却经历了截然相反的变化过程。从我出生时起,我祖父母那一代人的困苦便开始减轻,贫穷虽然在我和同龄人的,童年记忆中留下了印记,但就算是来自我们当中,最贫困家庭里的孩子的生活质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也都在不断升高之中。我自己在毕业后,也因为来到中国,或者向中国出售产品的外国公司,找到了工作机会,从小县城里的孩子,变成了大城市里的上班族。
我想,我和万斯各自成长环境,在过去几十年中,所历经的方向不同的改变,部分解释了为何川普和他,会将全球经济的发展,看成是一场“零和游戏”。他们认为,在其他国家中,那些和我一样的人的工作机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美国铁锈带工人的,工作机会的减少和生活质量的下降为代价的。但真的是这样吗?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只能是一场“零和游戏”吗?只有通过减少,我和我家乡人们的工作机会,才能实现生活在 “米德尔顿”人们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水平的反弹吗?显然,事情本不应该是这样。但是为何川普和万斯——这两个美国的顶级精英和头脑,会认为它是这样呢?到底什么让他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呢?
这是我目前所无法回答的两个问题。但我仍想向各位推荐万斯的这本《乡下人的悲歌》。通过它,你能发现,在遥远的美国铁锈带的米德尔顿,生活着一群,其实和大多数中国小县城里的人们,差不多的美国人。除了语言、食物和习俗不同外,他们的喜、怒、哀、乐,理想和苦恼,以及在过去几十年中,面对时代巨变,心中所产生的彷徨、无奈和痛苦,是那么的相像。 看完它,那个充满敌意的美国副总统——万斯的形象,会在你的脑海中变得更为具体。在明白这一切之后,或许你能为我上面提出的,那两个我无法回答问题,找到答案。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