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圳遭工業搭排 農田污染頻傳
Автор: 吳承鴻
Загружено: 18 июл. 2011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 406 просмотров
台灣農業用水面臨的問題,除了需求量大、損漏率高,還有汙染。原來很多農田的水圳,被工業申請搭排,工業廢水也透過水圳來排放,結果,民國七、八零年代,很多農田因此被汙染,甚至出現鎘米,到現在問題都還沒徹底解決。
種了六公頃多的稻田,彰化二林的農民洪德勝,寧願花錢鑿井用地下水,也不願意引水圳的水。
把水拿去化驗,是因為洪德勝本來想種有機稻,要確認引的二林溪水、是不是汙染嚴重,來到這條大排水溝,黑水臭氣沖天,河面都是垃圾,他說上游有工廠,家庭汙水也排,他不能冒險用髒水灌溉。
彰化的灌溉用水真的不太乾淨,民國八十年代,不少電鍍廠排放含重金屬的汙水、到灌溉溝渠,直接汙染農田,環保署統計,彰化先後有380公頃的農地被列為汙染控制場址,在各縣市當中面積最大,當時生產了很多鎘米。儘管教訓不遠,到了2006年,彰化又出現鎘米,因為工業廢水還在繼續排,有的甚至是合法申請搭排的。
沒良心的業者偷排、有良心的業者搭排,問題是,不管有沒有良心,都可能在汙染。環保團體指出,工廠把水排到非水利會灌溉區,只要符合放流水標準,不必遵守管制項目較多的灌溉水質標準,像是慢毒性物質,或是會影響稻子無法結穗的導電度,都沒有規範。甚至還很多化學物質,兩種法令都沒列管。
因此光電廢水可以排入新竹霄裡溪,中科鹽化的廢水能夠跑進農田,各種顏色的水都可能出現,明著排、暗著排,什麼都排,環保團體批評,漏洞百出的廢水管理方式,讓汙染隨著水圳到處入侵農田,種出糧食蔬果,最後進了消費者的肚子,而工業為了節省排放廢水的成本,卻讓社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