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成觀法師:《觀無量壽佛經》與決定往生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的條件
Автор: Wayne
Загружено: 5 мая 2018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 135 просмотров
《觀無量壽佛經》
《觀無量壽佛經》簡稱《觀經》、《十六觀經》,共一卷,劉宋畺良耶舍譯。為淨土三經之一。
求生西方淨土要修十六種觀行,所以《觀無量壽經》又叫作《十六觀經》。前十三觀是觀想,後三觀則分別講述九品蓮花的條件。九品即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雖然有九個品位,但也是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與《無量壽經》的上輩、中輩、下輩相同。
觀想雖然很有用,但是不容易觀成,需要具備禪定的基礎工夫,所以念佛還是最方便的法門,除念佛外,首先還要修三種福業為基礎,如此三事,名為凈業,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凈業正因。
三種福業:
(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九品蓮花的往生:
(一)上品上生
上品上生,主要有六個條件,前三項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另外三個條件是: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迴向發願生彼佛國,這三個條件幾乎就是三福業的內容。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發願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發無上菩提心。
(二)上品中生
上品中生的人,要深信佛法的第一義諦。什麼是第一義諦?佛法有真諦、俗諦、第一義諦,俗諦就是世俗的知見,真諦是出世的道理,譬如苦、集、滅、道四聖諦,及苦、空、無常、無我等。
(三)上品下生
要「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就是要相信因果,不誹謗大乘經典、大乘佛法,尤其是對彌陀淨土這種殊勝的法門,同時還要發無上菩提心。
不論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或上品下生,也要具足《無量壽經》講的上輩往生的四個條件,它雖然簡單,但是很明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出家。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