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尿道膀胱腫瘤水刀切除術 BTESD
Автор: Chui Ka Lun崔家倫
Загружено: 6 мая 2021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654 просмотра
膀胱癌治療見新突破 整塊切除腫瘤助降復發機率
有沒有試過小便有血尿,卻不感痛楚?有泌尿科醫生指出,若持續有此情況,除了常見的尿道發炎外,也可能患上了膀胱癌,特別是中年男性,又有吸煙習慣,更是高危一族,宜盡早求醫。現時在治療方面,最新採用水刀膀胱癌剝離術,可將4厘米以下的腫瘤整塊切除,有助減低需要進行二次手術以至癌症復發的機率。
在本港,膀胱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每年平均有500宗新症,泌尿科專科醫生崔家倫闡述,當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約為三比一,尤以中年男性為多。而患病成因方面,吸煙是現時唯一已知的高風險因素。
無痛血尿 屬明顯症狀
「日常生活中,部分需要長期接觸化學物品的工種,如染料廠工人、消防員及油職職員等,亦有一定風險。」他建議自覺有此風險的在職人士,可透過佩戴過瀘功能較佳的口罩或防毒面具,阻隔化學物質的影響。
部分癌症如腸癌,會由體內出現細小的息肉開始,逐步擴大為腫瘤,崔家倫醫生指出,膀胱癌並沒有這個演變過程,由最初出現已是腫瘤,當中約有9成屬上皮細胞癌,較易引致出血,因此膀胱癌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肉眼可見的無痛血尿,血量一般偏多,甚或會伴有血塊。「膀胱癌的位置不同,亦可能令患者出現其他症狀,如腫瘤接近排尿出口,或會導致小便困難,又或是位於敏感區域,則常有尿頻等。」
傳統手術 電切刮除腫瘤
崔家倫醫生坦言,不少患者會到普通科診所求診,而血尿症狀多會被歸類為普通的尿道發炎,惟患者服用抗生素治療後仍未見改善血尿情況,並屢有尿道發炎甚少出現的血塊,即宜及早尋求泌尿科醫生的專業意見,並透過超聲波及電腦掃描造影檢測,經尿道膀胱內窺鏡,檢視膀胱內是否已有腫瘤。
隨著醫療技術及科技不斷進步,癌症在現今已非絕症,崔家倫提到膀胱癌的治療方式時亦稱,現時約有7成病症,經檢測後可在早期發現,增加治癒機會。「對於確定非肌肉侵蝕的膀胱癌,傳統採取電切手術刮除(TURBT)的成功率甚高,即利用內窺鏡由尿道開口進入膀胱,將內部的腫瘤組織逐片刮除,再配合卡介苗灌注治療,以降低日後復發的可能性。」
整塊切除 提升準確度
「手術需時約30至60分鐘,取決於腫瘤大小及數量而定,除了清除所有可見的病變外,也必須取得較完整的肌肉組織,交由病理醫生化驗,以判斷其膀胱癌的期數,以便制定合適的治療及康復計劃。」崔家倫醫生續說,膀胱癌一般分為四期,若腫瘤已侵蝕至逼尿肌(Detrusor Muscle)肌肉層,手術後復發的機率會較大,若早期已見復發,更有很大機會變為高風險癌症,或需切除整個膀胱。
近年,治療膀胱癌的技術出現新突破,崔家倫醫生表示,針對未有侵蝕逼尿肌而體積在4厘米或以下的腫瘤,現時可通過同樣以內窺鏡進行的水刀膀胱剝離術
(BTESD),將腫瘤整塊切除,對日後的病理化驗及康復跟進也有幫助。「在這項新式手術中,醫生會引用高清光譜濾鏡影像增強技術(SPECTRA),更精準辨識腫瘤與正常組織之間的分界,並將藍色生理鹽水注入黏膜下層,將腫瘤與纖維層分離,提升整塊切除腫瘤的準確度,同時有助取完整樣本作化驗用途。」
減低復發率 增治療機會
崔家倫醫生補充,有內地大型研究發現,整塊切除腫瘤的手術,其復發率較電切手術減少約15%,加上從手術中可取得完整組織進行病理化驗,既免除了患者需進行第二次手術提取樣本,也能更準確判斷患者的癌症分期,從而作出更全面及切合其所需的後續康復治療。
事實上,膀胱癌的手術成功率雖然甚高,惟復發情況亦很常見,崔家倫醫生直言,以非肌肉層侵蝕的膀胱癌為例,每位患者約7成復發機會,當中傳統電切手術採取逐片切除的方式,有外國文獻指約有3成未能完全切除,由此亦增加復發風險。若適用於整塊切除手術,並成功將腫瘤徹底切除,其治癒機率可增至9成。
戒煙助康復 減進食高脂肉類
對於如何有助減少膀胱癌復發機率,崔家倫醫生指出,以往有研究發現,吸煙患者的復發機會較一般人高;相對而言,若他們於治療及手術後戒煙,對康復亦有一定幫助。
康復跟進方面,他同時提醒患者應遵循醫生指示,首兩年每三月個進行一次膀胱內窺鏡檢測,跟進術後情況。在日常生活習慣方面,除了戒煙及盡量避免吸入二手煙外,飲食上宜減少進食高脂肪肉類,如紅肉,以及煙肉等醃製肉類等,同樣有助保持膀胱健康。
膀胱癌高危一族
1. 長期吸煙人士
2. 中年男性
3. 經常接觸化學物品者
4. 持續小便有血尿,特別是伴有血塊
5. 服用治療尿道發炎的抗生素亦無改善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