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_新約中愛與同理心的教導
Автор: Patrick Ho 生命講道頻道
Загружено: 21 ап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4 просмотра
20250422_新約中愛與同理心的教導
親愛的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我們要一起探討新約聖經中關於愛與同理心的教導。耶穌基督的降臨為世人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標準——無條件、犧牲性且充滿同理心的愛。這份愛不僅是信仰的核心,更是基督徒生活的基礎。透過耶穌的教導和榜樣,以及使徒們進一步的指導,我們得以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樣的愛。讓我們一起深入思考這些真理,並將其應用在我們的生命中。
耶穌將所有律法和先知的教導總結為兩條最大的誡命:「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第一,且是最大的誡命。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章37-39節)這兩條誡命揭示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價值——愛。
1. 愛神:根基與動力
愛神是我們一切行動的根基。只有當我們真實地愛神,才能從祂那裡汲取力量去愛他人。約翰一書4章19節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神的愛成為我們愛人的源頭和動力。
2. 愛人如己:超越自我中心
愛人如己要求我們走出自己的世界,進入別人的處境。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培養同理心,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並以實際行動回應他們的需要。
耶穌還在約翰福音13章34-35節中賜下新的命令:「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這句話提醒我們,愛不僅是情感上的表達,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可以被外界看到的見證。
耶穌的一生是同理心的最佳典範。祂不僅教導愛,更以身作則,用行動彰顯何謂真正的愛與關懷。
1. 對人群的憐憫
在馬太福音9章36節中,我們讀到這樣一段描述:「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耶穌看見的是人的需要,而非僅僅表面的現象。祂的憐憫驅使祂採取行動,醫治病人、餵養飢餓者,甚至為拯救人類而犧牲自己。
2. 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
當有人問耶穌「誰是我的鄰舍?」時,祂講述了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一位被強盜打傷的旅人躺在路上,宗教領袖視而不見,但一名被猶太人輕視的撒瑪利亞人卻停下來幫助他。這個比喻告訴我們,愛鄰舍的意思是超越種族、文化或社會地位的界限,對每個人都抱持關懷之心。
3. 寬恕罪人
耶穌對待罪人的態度特別令人感動。例如,在約翰福音8章中,當文士和法利賽人要石刑一位通姦的婦女時,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最後,耶穌對那位婦女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這份寬恕與接納,正是同理心的最高表現。
新約中的使徒書信提供了更多關於愛與同理心的具體指引,幫助信徒在生活中落實耶穌的教導。
1. 保羅的教導
保羅在羅馬書12章9-13節寫道:「愛人不可虛假……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侍主。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這裡列出了許多具體的方式來表達愛,包括尊重他人、支持有需要的人,以及實踐款待的美德。
加拉太書6章2節也提到:「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這句話提醒我們,同理心意味著分擔別人的重擔,藉此減輕他們的壓力。
2. 彼得的提醒
彼得前書4章8節說:「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這段經文強調,愛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行為模式。當我們真誠地彼此相愛,就能化解誤會、修復關係,並建立和諧的社群。
3. 雅各的警告
雅各書2章14-17節指出,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如果有人聲稱有信心,卻不願意幫助缺乏衣食的人,那樣的信心有何益處?真正的愛必須伴隨著具體的行動,否則只是空談而已。
早期教會的信徒活出了耶穌的教導,他們彼此相愛、分享財物,共同建立起一個充滿愛的群體。使徒行傳2章44-45節記載:「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這種慷慨的精神展示了他們對耶穌教導的深刻理解。
今天的我們也可以效法這樣的榜樣。無論是在家庭、教會還是社區中,我們都應該努力創造一個彼此扶持、相互關愛的環境。
在今天的社會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許多人因缺乏愛而痛苦掙扎。貧窮、疾病、孤獨和壓迫依然存在,等待著我們伸出援手。以下是一些值得學習的榜樣:
1. 德蕾莎修女
德蕾莎修女深受耶穌對窮人的愛所激勵,她畢生致力於照顧加爾各答最貧困的人。她的生命見證了馬太福音25章40節的真理:「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2.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
金恩博士以非暴力抗議的方式對抗種族歧視,他的言語和行動反映了登山寶訓的教導。他相信,唯有愛能夠改變人心,促進和平與正義。
3. 奧斯卡·羅梅洛
作為薩爾瓦多的大主教,羅梅洛勇敢地為受壓迫者發聲,即使面臨生命危險也毫不退縮。他的生命展現了一位現代版「好撒瑪利亞人」的形象。
親愛的弟兄姊妹,新約的教導清楚地告訴我們,愛與同理心是基督徒生命的標誌。讓我們謹記彼得前書4章8節的勸勉:「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願我們都能像耶穌一樣,以真誠的心去愛每一個人,不分種族、階級或背景。求主賜給我們智慧和勇氣,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份愛,成為世界的光與鹽。阿們!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