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老師的心聲
Автор: Albert Ip
Загружено: 5 окт. 2019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2 321 просмотр
葉老,你好。 本人是一名香港教育系的學生,也是以這個身份看待最近香港發生的事情。至於擯棄書信格式一事,還請勿怪。
我個人認為教育系學生是一種獨特的身份,今日學生,將來極有可能成為教育工作者。由走出校園變成重返校園,一種類似永遠遊走于社會系統中某個稱之為「教育」的工序的搬運工。真是如此?每位教育工作者應該有屬於他的職業哲學和必須的職業操守。既然我們是系統中的一部份,必定會影響其他工序的運作。
我的立場是支持教育改革的。本人之拙見,近代多數教育改革出自社會學家之手,而非教育學家,是因為教育體系的特性 ──── 被動和惰性。教師本擁有觀察者身份,學生普遍缺乏什麼,更應由教師提出,並提供足夠理據及證明。我認為香港學生缺乏道德底線,共融思維及國際化視角。
無論是新聞還是網絡,都可以發現香港中小學中充斥不少的欺凌事件,甚至是出現非禮或者不自愛的行為。然而,絕大多數的學生明白何為道德,甚至有足夠道德禮儀,譬如「唔該前唔該後」,「唔好歧視同性戀同殘障人士」等諸如此類。但相比之下,卻沒有道德底線,為何?因為道德概念建設的薄弱,輕易被朋輩或者他人影響。現時,很多學生的道德觀念是浮游於空中的氣球,他們只願意永遠持有自己最重視的部份,擔心氣球被破壞。而真正的道德概念卻是積木的堆積,有至高點,當然亦有根基。而下層積木的不穩定,會導致上層的道德體系變得不再穩定。
至於融合教育(Integrated Education),更是一張空頭支票。無需論及特殊教育需要人士,僅是一般學生都難以獲取平等對待。少數族裔、新來港學生,還有最新的敵視不同政見的同班同學甚至警察子女的現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似乎在嘲笑香港教育的力不從心。 然而,諸多將極端個人政見帶入校園的教師甚至校長副校長們,又有明知故犯,喪失職業操守之嫌!
至於國際化視角,香港學生的視角似乎被實質的空間所拘束。現時,學校早已不是僅有的接收知識及資訊的地方,網絡及傳媒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將大量信息傳遞向現在的學生。在我們談論大陸防火牆的同時,傳媒和網絡卻在我們的眼前作祟。沒有防火牆的阻礙,成了優越感的證明,殊不知理性分析資訊的真實性才是關鍵。正如藥能醫人,也能害人,明辨藥性,方能救死扶傷。教師育人的工作,在時代的變遷中,亦應該更多樣化,為何沒有教育學生如何分析資訊的真實性呢?另一方面,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對此,我的立場是「己」指的是中國及其文化,「彼」為西方國家及其主義。當然,某些其他政見人士顛倒己彼就暫時不論了,但捫心自問,我們是否了解中國?當我們談論三農問題時,農民在致富。
以上三點是我作為教育系學生,認為香港教育存在的缺漏。不是立於愛國的角度,不是立於政見的角度,看待香港的教育,而是純粹以一名不忘初心,以育人為目標的香港人的名義,望各位還校園無色無形的空氣。
當然,我在半個月前開始打算兩手準備。若香港教育繼續如此,我會考慮將來在大灣區發展。可惜,可能無法給香港教育發展提供助力。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