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段 南一段縱走 進逕橋起登
Автор: 亞馬遜國家山岳協會
Загружено: 21 ап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94 просмотра
#南一段 #南一段縱走 #進逕橋起登
服務專線 ☛ 0972573495
亞馬遜國家山岳協會 ☛ LINE 官方 https://lin.ee/Ec1ao5V
亞馬遜國家山岳協會FB社團 / amazonhike
亞馬遜高山接駁/機場接送 ☛ LINE 官方https://lin.ee/aog8cRL
亞馬遜高山接駁/亞馬遜機場接送 ☛ 𝐅𝐁 / 518840791872080
亞馬遜機場接送服務 ☛網站連結 https://g.co/kgs/2tUcVUA
亞馬遜登山自組群組請依據所在地加入 ☛ LINE 群組 https://linktr.ee/yy661003
經典縱走路線活動剪影
• 百岳縱走
在山岳界一直有著「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這句俗諺,道出了南一段縱走的困難,其最為困難的兩個地方:一是水源問題,另一個是 沿線的刺柏相當多,水源要祇要詳閱相關資料就可以找到,刺柏則必須打綁腿以防止。
岳界所稱的「南一段」,是指南橫公路以南至卑南主山間的這一段中央山脈,其中計有庫哈諾辛山、關山、海諾南山、小關山及卑南主山等五座百岳,以及雲水山、馬西巴秀山等二座三千公尺級名山。關山,因其山勢雄偉恢宏,獨霸南臺灣,素有「南台首嶽」之稱。卑南主山,為中央山脈南段的龍頭,因為中央山脈主脊在卑南主山以南突然陷落至三千公尺以下,直到北大武山(3092公尺)才再次出現三千公尺級的高山;加上卑南主山周邊群峰簇擁,更顯出卑南主山崇峻之勢。
基本資料
所在縣市 : 高雄市桃源區,臺東縣海端鄉
里程 : 53.1公里
步道類型 : 高山步道
步道型態 : 雙向進出
海拔高度 : 1475~3668公尺
高度落差 : 2193公尺
路面狀況 : 石階、泥土路、水泥路、土石山徑、碎石坡、針葉樹根路徑、大石塊
所需時間 : 6 天
難易度 : 高
所屬園區 : 玉山國家公園
山脈 : 中央山脈
最適季節 : 春、夏、秋
申請入山 : 是
申請入園 : 是
百岳 / 小百岳 : 庫哈諾辛山 關山 海諾南山 小關山 卑南主山
相關山岳 : 關山 卑南主山 小關山 海諾南山 庫哈諾辛山 馬西巴秀山
相關山屋 : 關南營地 2920鞍營地 海諾南山前森林營地 小關北峰前營地 小關山森林營地 雲水山營地 雲馬最低鞍營地 石洞營地 三叉營地 林道鞍部四叉路口 貨櫃屋
基點
1.庫哈諾辛山/3115m三等三角點/編號:7534
2.關山/3668m/二等三角點/編號:1674
3.海諾南山/3175m/三等三角點/編號:7217
4.小關山/3249m/二等三角點/編號:1668
5.馬西巴秀山/3025m/森林三角點
6.卑南主山/3295m/一等三角點
路線地圖
出發點
進涇橋登山口
路線
第一天:進涇橋登山口→(1.7k,155分鐘)→庫哈諾辛山屋→(1.8k,90分鐘)→庫哈諾辛山→(1.8k,75分鐘)→庫哈諾辛山屋(宿)
第二天:庫哈諾辛山屋→(3.9k,340分鐘)→關山→(2.2k,210分鐘)→2920鞍營地(宿)
第三天:2920鞍部營地→(2.5k,150分鐘)→海諾南山→(3.5k,190分鐘)→小關山北峰→(2.4k,170分鐘)→小關山→(4.3k,230分鐘)→雲馬鞍營地(宿)
第四天:雲馬鞍營地→(1.1k,80分鐘)→馬西巴秀山→(6.4k,480分鐘)→三叉峰下營地(宿)
第五天:三叉峰下營地→(0.9k,40分鐘)→卑南主山→(0.9k,30分鐘)→三叉峰下營地→(7k,480分鐘)→石山→(5.5k,350分鐘)→溪南山貨櫃屋(宿)
第六天:溪南山貨櫃屋→(1.5k,120分鐘)→特生中心→(5.5k,125分鐘)→出雲山檢查哨→(1.7k,60分鐘)→藤枝林道18k處
備註
1.此路線山仍屬山地經常管制區,欲攀登者仍須向警政機關辦理入山許可,攀登庫哈諾辛山及關山需進入國家公園生態護區,應事先向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入園許可。
2.本路線曾在庫哈諾辛山發生迷路及關山附近發生墜崖等山難事件,尤其關山大斷崖,驚險萬分,更須小心。
3.在關山、塔關山及關山嶺山山頂前,路況較差需用繩索輔助攀登,請小心攀登。
4.水源:庫哈諾辛山屋後頭雖有儲水塔,但為防用水告罄,宜從進涇橋杯水上來;2920營地,水源在營地東側的溪澗中,為一活水源;雲水池營地只有一土泥窪地,大雨後才會積成水池,但因水質不佳,建議濾過再飲用;三叉峰下營地旁有一黑水塘,應過濾後才能飲用;溪南山貨櫃屋水源可從屋旁水塔中取用。
5.南橫公路若正值梅雨、颱風季節,會讓山區土石鬆軟,常有落石、崩塌危險更加重;另遇熱脹冷縮現象,亦易致坍方落石,避免行經時無法通行,建議事先查詢最新路況,並請注意行車安全!
6.南橫公路開放時間為07:00~14:00,可由梅山口、向陽管制站進入,一般用路人下午2點後,只出不進,下午5點全線淨空。每週二及週四全日不開放。梅山口管制站(台20臨105線0K)、向陽管制站(台20臨105線44K),二端設立車牌辨識系統,車輛必需完成辨識車號登記後方可進入。
人文生態
南橫公路
南橫公路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理蕃警備道「關山越嶺道」,起點台南玉井,終點台東海端,為台灣南部一條橫貫中央山脈的重要公路,最高點為大關山隧道(海拔2722公尺),而大關山隧道同時也是台東縣與高雄市的交界處。 南橫公路於1968年動工,1972年通車,施工期間大部分路段均為新闢道路,採用傳統人力方式修築,因工程甚為艱鉅,共計有116位工作人員罹難,為感念闢路先賢的犧牲奉獻,特在天池設置長青祠以供悼念。
關山越嶺道
1910年,當時的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推行「五年理蕃事業」,一連串的原住民抗日事件,迫使日人採行開闢橫斷中央山脈警備道路,加強監控山區原住民部落的一舉一動。 1921年間,日人先後完成了八通關越嶺與內本鹿越嶺等南北兩條警備道路。布農族人在受制於日人的新式武器後,不得不離開警備道路通過的家園,往新武呂溪與荖濃溪上源流域遷移,日人為防蕃情惡化,便將原本已開闢到新武呂溪流域與荖濃溪流域的警備道路,從東西兩端一致向中央山脈主脊開鑿前進,並於當年12月接通,完成了關山越嶺道全線工程。這條日治時期最晚完成的警備道路,全長達170.1公里,也是台灣最長的警備越嶺道路。
海諾南山
布農族稱之「Hainotonan」,音譯有「海多南山」、「海諾托南山」或是「海端若鑾山」。民國45年1月5日,林文安、蔡景璋、李明輝、簡登山等人光復後首登此山時,則記錄為「哈伊諾當那恩山」。後來,在民國46年7月,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處製圖廠印製的五萬分一地形圖上標註為「海諾南山」,岳界遂沿用至今。
小關山林道
日據時期,日人為鎮壓居住於寶來溪沿岸的的布農族原住民,曾闢建六龜特別警備線美壟山支線,沿線並設置沼津警所、小田原警所、上寶來警所及美壟山砲臺。光復後,林務局為開發林木,利用舊越嶺拓寬成為小關山林道,直達小關山的西緣;昔日林道順暢時,從小關山頂西下,一天時間即能到達寶來,成為南一段縱走行程中,最佳的緊急撤退路線。
伊加之藩
在馬西巴秀山長嶺的南緣,有一項東南再轉正東岔出的分嶺,地圖上標註有「伊加之藩山」(2818m,三等三角點)。伊加之藩是日治時期布農族勇士拉馬達仙仙的秘密基地,此山因鄰近他的故居因而得名。 拉馬達仙仙自霧鹿事件後遷居至此地與日方周旋,日警突擊隊趁著拉馬達仙仙遠行到馬加里宛社作客,趁隙逮捕拉馬達本人,並於次日直搗伊加之藩,翌年宣布伊加之藩為禁止居住之地。
動物
南一段屬由於地處偏遠較少開發,仍保存著原始的林相,野生動物的棲地也未遭破壞,故此處也是野生動物聚集的場所之一,水鹿、臺灣獼猴、黃喉貂、赤腹松鼠、條紋松鼠、大赤鼯鼠、白面鼯鼠、臺灣野猪、山羌、長鬃山羊都是山中常見的動物。
植物
南一段常見的植物有臺灣二葉松、玉山圓柏、南湖柳葉菜、玉山箭竹、臺灣冷杉、長葉木薑子、臺灣馬醉木、玉山杜鵑、玉山小蘗、鐵杉、森氏山柳菊、臺灣龍膽、玉山針藺、高山白珠樹、大籽當藥、玉山毛蓮菜、阿里山龍膽、玉山金絲桃、假石松,另尚有短距粉蝶蘭、厚唇粉蝶蘭、玉山石松、玉山小米草等。
地形地貌
南一段脊梁上的主要岩石岩性為板岩、千枚岩、石英岩互層,或是板岩、千枚岩為主,夾薄層變質岩。在縱走的行程中,可以發現地質較為堅硬的變質砂岩,常以孤岩之姿,兀立在由板岩風化而成的草原上。此外,本區獨特的地層結構,讓從鷹仔嘴山到卑南主山這段長達20餘公里的主脊,由於向東傾斜的地層,造成南一段標準的單面山地形。
特色
在岳界素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的順口溜,因攻頂路程漫長,沿途箭竹刺柏密布,附近無水源,因此行走更加費力艱辛,但南臺首嶽的磅礡氣勢、高大雄偉的卑南主山,加上鷹仔嘴山、恐龍塔、關山日落等高山景觀,還是讓眾山友們願意跨過號稱「四千以上」的階梯和「苦命坡」前來拜訪。
上鷹仔嘴山、恐龍塔、關山日落等高山景觀,還是讓眾山友們願意跨過號稱「四千以上」的階梯和「苦命坡」前來拜訪。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