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戲水碰到水母 因應之道要知道
Автор: 大愛新聞DaaiNews
Загружено: 2 июл. 2023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03 просмотра
夏天是水母出沒的季節,來到海邊戲水,如果身上出現一條條紅色傷痕且疼痛不已,很可能是遇到水母螫傷。醫師建議,可以用海水沖洗傷口,並浸泡40度的水做為緊急處理,務必要盡速就醫。
暑假很多人會到海邊遊玩,玩水時突然感覺皮膚刺痛,當心可能被水母螫了。
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主任 王淳樺:「你發現說你那是,如果是一片那種,一條條的(傷痕),(傷口)上面一個個的,像膿皰、接觸性那種紅疹等等,就要很小心,水母牠就是有棘嘛,就是有觸角,那個刺只要接觸到皮膚,都會造成接觸性的過敏。」
基隆、宜蘭、墾丁都發生過水母螫傷事件。醫師提醒,水母的觸手接觸皮膚時,刺絲囊會釋放毒素,造成傷口劇烈疼痛、搔癢,嚴重者可能休克。
皮膚科醫師 趙昭明:「不要用手去拔它(刺絲囊),也不要用清水沖洗,主要用海水、鹽水去沖洗它(傷口),讓我們這個裡面的毒素就能夠減少,假使你用手去拔去刺激的話,那甚至會造成它(刺絲囊)毒素大量釋放。」
坊間流傳,水母螫傷可以用尿液緩解疼痛,醫師認為是無稽之談。
皮膚科醫師 趙昭明:「尿或鹼性或氨水之類的,對這個所謂水母螫傷是沒有太大幫忙的,你可以用一些熱水,大概40度以上,差不多(泡)五分鐘就可以了,可以使我們的蛋白質的反應不要那麼激烈。」
民眾到海邊想安心戲水,建議選擇較安全的海域活動,或下水前穿長袖潛水衣,減少皮膚暴露面積。
鍾孟儒 鄧應忠 台北報導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