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基要课程 - 第10课 - 洗礼 (第1部分) Lesson 10: Baptism (Part 1) | 钱有进 Yew Jinn Chieng
Автор: 西澳笃信圣经长老会
Загружено: Дата премьеры: 9 окт. 2019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45 просмотров
圣经基要课程 - 第10课 - 洗礼 (第1部分) Lesson 10: Baptism (Part 1)
这些是取自潘潮剑牧师所教导的英文课程: • Lesson 1: The Doctrine of God (Part 1...
讲员 Speaker: 钱有进 Yew Jinn Chieng
订阅 Subscribe Here: / @chinesebpcwa
网站 Website: http://www.bpcwa.org.au/
西澳笃信圣经长老会
下载录音文件 DOWNLOAD Audio: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iqxq...
PDF文件下载 DONWLOAD Notes: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ZaCz...
=====================
目录
第一课:圣经
第二课:神
第三课:人
第四课:罪
第五课:耶稣基督 之 生平与死
第六课:耶稣基督 之 复活
第七课:新生命
第八课:得救的确据
第九课:圣灵
第十课:洗礼
第十一课:主餐 或 圣餐
第十二课:祷告
第十三课:成为门徒(跟从耶稣)
第十四课:教会
第十五课:认识神话语的重要性
第十六课:为基督作见证
第十七课:管家职责(奉献给神)
第十八课:教会中的假教训
第十九课:耶稣基督的再来
第二十课:明白教会章程
=====================
第十课:洗礼
马太福音 28:18-20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 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 於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 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太 28:18-20;徒 2:37-41;林前 7:14)
定义:
“将人浸在水中或用水洒在人身上的宗教仪式,水象征此人已被洁净,并被纳 入教会中。”(牛津词典)
本字的来源:取自希腊字“baptidzo”,就是浸在水中或用水洗清的意思。
洗礼的起源:
早在旧约出埃及记的时代,用水洗涤的洁净礼就已被实行了。神清楚地指示摩 西说:“要使亚伦和他儿子到会幕门口来,用水洗身。”(出 29:4)
我们从多处经文中看到用水洗涤以除去污秽的洁净礼。(利14:8-9,民19: 13,王下 5:10,代下 4:2,6)
以上这些旧约经文所记载的洁净礼可说是基督教洗礼之先驱者。
新约中的洗礼
当约翰在犹太的旷野传道时,他宣传“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 3:2) 凡听取他警告的人都在约旦河里受了他的洗,并且承认自己的罪。约翰就因这 方面的事奉而被称为‘施洗的约翰’。
施洗约翰为耶稣施洗
我们的主耶稣在最初开始事奉之时,从加利利来到了约旦,为要施洗约翰给祂 施洗。约翰认出耶稣乃神无罪的儿子,因此“约翰想要拦住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么?””(太 3:14)但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 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于是约翰许了他”(太 3:15)于是,约 翰就给耶稣施洗。
我们的主为何要求约翰为祂施洗呢?这肯定不是作为除罪的象征。耶稣乃是神 无罪的羔羊,来到世间为要除去世人的罪孽。祂本是无罪,却替我们成为罪。 祂履行这礼仪的原因乃是:
1. 成为谦卑的象征。神的圣子有了人的样子。祂自己谦卑,成为罪身的样式。
2. 为了尽诸般的义。祂藉此印证自己认可约翰施洗的事工,并且为他人留下 了榜样。按神所定意的,祂谦逊接受约翰的洗礼。
耶稣命令为人施洗
福音书并没有记载耶稣曾为任何人施洗。然而,祂却命令自己的门徒要如此行。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 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太 28:18-19)
遵从耶稣的命令
在五旬节当天,圣灵浇灌的应许临到众使徒身上了。彼得满有焕新的勇气与能 力,向聚集的众人传讲一堂大有能力的道。当犹太人得知他们所钉在十字架上 的耶稣乃是神所赐的救主及基督时,他们就觉得扎心。他们向彼得与其他的使 徒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徒 2:37)彼得便对他们说:“你们各 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 (徒 2:38)。当日,约有 3000 人信主并且受洗。
从五旬节起,凡相信的人都顺服我们主的命令,接受用水所施的圣洗礼。
洗礼的意义
洗礼乃是主所设立的两个圣礼之一。(另一个则是被称为圣餐或主餐)。尽管 这不过是个象征性的礼仪,它对于信徒的一生却具有重大的意义。
洗礼并不能使任何人得救。唯有相信基督才能使我们得救。就信徒洗礼而言, 洗礼被定义为内在的信心之外在的表征。因此,一个还没有真正相信基督而得救的人不当接受洗礼。反之,那些已经相信且得救的信徒就不当迟延,反要顺 服我们主的命令,藉着接受用水所施的洗礼,在众人面前承认基督,并认自己 已归属基督了。
洗礼的意义有三大层面:
1. 信徒洗礼象征罪被清除,并且领洗者也已弃绝了从前的罪行。对此,保罗 说:“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祂的死么?所以, 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 象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 6:3-4)
信徒受洗,就表示
罪已被清除,并且
他已在过去的罪行死了。
2. 洗礼代表我们已进入了新的合约,且加入了耶稣基督之教会。在旧约时代, 神与亚伯拉罕立约,藉着割礼作为信心外在的表征。凡愿意与神的子民 (即以色列国)认同之人都必须接受割礼的记号。
在新约时代,这个恩约已延伸至众人 – 犹太人及外邦人 – 就像旧约时代一 样。藉此,割礼就成为过去,且由洗礼取代之。
洗礼代表我们在基督里与神进入了新的合约或合同。
3. 洗礼表明完全委身,终生唯独效忠于耶稣基督,且排除其他。
这与婚姻十分相似。新娘将自己终生专一归属新郎。这是一件值得开心、 骄傲、期盼的事。洗礼也是如此。对于耶稣基督永垂不朽的慈爱,信徒藉 洗礼公开地表明他对基督的敬爱与忠诚。信徒也必带着难以形容的欢喜、 自豪及期盼,将自己的一生完全地委身于基督,即我们在天上的新郎。
浸没或洒滴?
浸没与洒滴都各有人提倡。然而,我们一旦意识到这举动纯粹是象征性的,只 要是用水施洗,水的用量就不重要了。除了浸信会之外,有些宗派也采纳浸礼。 长老会、卫理公会与圣公会及其他的宗派则采用洒水之礼。
我们可从圣经中找到支持以上两种作法的例子。
比如:施洗约翰在约旦河中为耶稣施洗后便“从水里出来”。这似乎向我们暗
示说耶稣乃是接受了浸礼。然而我们无法确认这一点。这是因为我们都知道约
旦河在干旱季节之时,某些地方几乎是完全干涸的,河的水位也非常浅。在这
些情况下,若想要完全地将一个人浸没在水中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事,最可行的
洗礼方式就是取水洒滴。我们对于给予“从水里出来”的解释则是,耶稣很有
可能踏入了河水较浅之处并在洒滴后(旧约的洒滴方式)“从水里出来”。
这事为此争论不休。事实上,施洗的方式并不重要,否则圣经必定会清楚申明。
况且浸没不适用于北极地带,也不适用于罹患重病或生命垂危的人。
=====================
PDF文件下载 DOWNLOAD Notes: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ZaCz...
=====================
中文圣经基要课程: • 圣经基要课程
Mandarin Chinese Basic Bible Knowledge Series
西澳笃信圣经长老会
Bibl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WA
2018年10月28日
Sunday 28th October 2018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