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語言社群透過語言「找回自己的樣子」 - BBC News 中文
Автор: BBC News 中文
Загружено: 7 сент. 2024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32 403 просмотра
母語運動近年在台灣蓬勃發展,台語社群「新竹母語囡仔窟」和花蓮的阿美語學校「Tamorak」便是其中兩個希望讓下一代把母語「說回來」的嘗試。華語在台灣是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但在過去,包括各原住民語、客語、台語等本土語言在台灣曾更廣泛被使用。
台灣經歷過至少兩次重大的語言政策。第一次於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為皇民化需求強力推行日語教育;第二次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政府強推華語、禁止本土語言在公共場所的使用。
數十年的「國語政策」造成本土語言遭到貶抑,直到今日,本土語言的流失持續隨年齡快速增加。根據台灣文化部2023年的報告,原住民16族的族語使用者中,60歲以上能說的有54.6%,11歲以下有11.5%;以台語為母語者中,40歲以下聽與說的能力則剩不到40歲以上的一半。
影片製作:張友慈
00:00 開場
00:50 台語社群「新竹母語囡仔窟」
02:03 花蓮阿美語學校「Tamorak」
03:08 不同政權在台灣的「國語政策」
07:24 語言斷層帶來文化流失
08:54 語言與原住民、台灣人的身份認同
BBC News 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
訂閱BBC News 中文 YouTube:http://bit.ly/1wkHh5T
BBC News 中文 Facebook - / bbcchinese
BBC News 中文 Twitter - / bbcchinese
BBC News 中文 Instagram - / bbcchinese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