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名相:五蘊皆空 | 【佛系這麽說】(25)什麼是五蘊皆空?
Автор: 木魚計劃 依法法师
Загружено: 5 мар. 2022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3 185 просмотров
五蘊皆空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蘊 -積聚梵文:skandha 英文:aggregates
五蘊:
色 form 「變礙 」質礙
四大/地水火風
所造色 -五根、五塵+無表色
受 sensation 「領納」苦、樂、捨 #心經
想 perception 「取相」學習
行 volition 「造作」行為-心所法 不相應行法
識 consciousness 「了別」阿賴耶識
佛為頻婆娑羅王說世間諸法皆非堅實
《增一阿含經》「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陽燄,行如芭蕉,識為幻法。」
《大乘五蘊論 》世親 玄奘 #佛教
人無我-人空
法無我-法空
《五蘊皆空經》
色如聚沫喻,色指眾生色身,沫即水沫。謂沫因風吹水成聚,虛有相狀,體本不實;以譬眾生色身亦如聚沫,虛假不實。
受如水泡喻,謂水因風動,或因物繫,忽爾成泡,須臾即沒;以譬眾生所受苦樂之事亦如水泡,起滅無常。
想如陽燄喻,陽燄指日光。謂遠望曠野,日光發燄,如水溶漾,而實非水,以渴者想為水故;以譬眾生妄想亦如陽燄,本無實體,因念成想,皆為虛妄。
行如芭蕉喻,行即造作之義。謂芭蕉體為危脆之物,無有堅實;以譬眾生造作諸行,亦如芭蕉之虛脆而無堅實。 #佛法
識如幻事喻,識即分別之義。謂如幻巾為馬、幻草木為人,皆由幻覺所成,本無實體;以譬眾生識心分別諸法,皆隨境生滅,亦無有實。
【關注我們】
Facebook 頁面: / %e5%9c%8b%e9%9a%9b%e6%9c%a8%e9%ad%9a%e8%a8...
YouTube 頻道: / @木魚計劃依法法师
官方網站:https://www.woodenfish.org/
微信公眾號:佛系这么说
Line:依法法师
郵箱:[email protected]
捐赠信息:paypal.me/woodenfish
依法法師
聯合國NGO組織木魚計劃發起人;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士;耶魯大學佛學博士
國際【木魚計劃】
【木魚計劃】致力於弘揚佛法、講經說法、佛經翻譯,運營的項目包括「木魚書院」、「佛教在中國」、「國際傑出青年禪學營」(HBMLP)、「世界公民禪」、「聯合國青年領袖研習營」、「佛學、科學與未來」大型公益論壇等。【木魚計劃】2007 年在美國成立 501(c)(3) 非盈利組織 “木鱼基金会 Woodenfish Foundation” ,2016年“木鱼基金会”獲得聯合國的UN ECOSOC 的特別咨詢資格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木魚計劃】在台灣登記為“國際木魚計劃協會”。
國際【木魚計劃】的願景:青年教育、心靈覺悟、社會參與、世界共存 (Youth Education, Spiritual Awakening, Social Engagement, Co-existent World)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