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姑娘 農曆四月初一 生日快樂 公曆5月19日 short 帝女花 第六場 迎鳳 任劍輝 白雪仙演唱 唐滌生撰曲
Автор: 忘了!忘不了
Загружено: 17 мая 2024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27 893 просмотра
想看 再世紅梅記 MV 請到下面連結
• 再世紅梅記
********
想聽不同版本《劍合釵圓》請到
• 紫釵記《劍合釵圓》不同版本
*************
想聽《任白紫釵記靚聲版》請到
• 任姐紫釵記靚聲版
*************
任白戲寶《帝女花》的原著劇本是黃燮清在1836年寫成,但當時的中國人不識寶,並未流行。
日本人卻識貨,此劇流傳到日本得到重視,傳演不輟。1950年代初,任白同遊日本,看到日本《帝女花》,相當喜愛,建議唐滌生改編成粤劇。
不像黃燮清依循正史記載鋪排情節,唐滌生改編的《帝女花》用反清的立場,加強鬥爭正義性。
改編本説周世顯城破日受封駙馬,長平公主則被賜死,使第二場《香劫》提升全劇戲味。
************
1957 任劍輝 白雪仙 唐滌生 戲寶 帝女花香劫 (舞台版靚聲+電影畫) 多謝娛樂唱片劉東夫婦 大成影業關氏 保存六十年經典
《帝女花》是著名的粵劇戲寶,而在粵劇裡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由梁金棠原創編寫,於1934年10月25日首演,由廣東省廣州市的散天花劇團的廖夢覺、楚賓及林少梅等,在香港九龍普慶戲院演出,迄今只餘殘篇。
現時普遍通解的版本是第二個版本,也有分為原著版本及修訂版本兩種。原著版本是唐滌生參考清朝戲曲家黃燮清(1805-1864)編寫的崑劇作品而改編,後來由著名粵曲唱家任劍輝及白雪仙組成的仙鳳鳴劇團於1957年6月7日在香港利舞臺作首演。由於演出成功,此劇於1959年被改編及拍成電影,香港娛樂唱片公司又於1960年把全劇錄成四張唱片發行。
白雪仙為了紀念首演五十週年紀念,在2006年已經開始著手籌備紀念演出,並開始為《帝女花》在歷史、用詞等作出修訂;2007年,由白雪仙作藝術總監,龍劍笙及梅雪詩主演,先後在香港及澳門演出。另外,香港中文大學為配合「粵劇國際研討會﹕情尋足跡二百年」,及紀念《帝女花》劇本誕生五十周年,香港中文大學於2007年9月籌演《帝女花》(青年版)。青年版由阮兆輝、葉紹德及李奇峰修改唐氏劇本,並由梁淑明、李沛妍、陳鴻進、梁煒康、關凱珊、黃葆輝及王潔清主演。
唐滌生改編
《帝女花》刊刻之後,即傳到日本。因故事哀豔,正符合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所以得到日本人的重視,傳演不輟。直到五十年代依然受到觀眾歡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帝女花》自日本傳回上海上演,一時頗受重視。而唐滌生改編《帝女花》的念頭,可能出於任劍輝和白雪仙的建議。五十年代初,任、白同組鴻運劇團,工餘之暇,同遊日本,看到《帝女花》的演出,因此收集材料帶回香港。
唐滌生看到的《帝女花》劇本只是斷簡殘篇,所以改編時有難於措手之感(見仙鳳鳴劇團第七屆班《西樓錯夢》特刊,唐滌生文)。為此他做過較細緻的歷史考證,致使改編所花的時間較長。如參考過包括《明紀》、《公主列傳》、《流寇傳》、《明外史》、《明正略》、《通鉴紀事本末》等史料。(《帝女花特刊》第18—19頁)
唐滌生改編的《帝女花》,並不像黃燮清一樣依循正史的記載來鋪排情節。作品的基調顯然受孔尚任的《桃花扇》影響,站在反清的立場來描寫長平公主和周世顯的節烈。把長平公主和周世顯的對立面,由李闖改為清廷,使主要矛盾,變成反對民族壓迫,大大加強了鬥爭的正義性。
為了豐富舞臺動作,加強矛盾衝突,改動和增添了不少情節。《帝女花》粵劇改編本前段情節,與黃燮清的原本基本相同,只是把周世顯被冊封為駙馬,改為是長平公主自己的選擇,加強了長平公主和周世顯兩人的愛情基礎。長平公主選周世顯為夫婿,是因為周世顯是一個有為的愛國青年,這又把兩人的愛情建基於愛國的情操之上。
改編本還安排周世顯正式受封之日,恰好是皇城被攻破,長平公主被賜死的時候,周世顯正在金殿上與崇禎皇帝力爭,使第二場《香劫》的亡國悲劇更深刻地表現出崇禎的蒼涼,長平公主的願赴國難,周世顯的勇於就死,使周世顯和長平公主因亡國而分離的「樞紐矛盾」得到提升和確定。由於主要矛盾的改變,因此,全劇後半部情節與傳奇本完全不同。
**********
劉東錄音師起家
由劉東家族經營的娛樂唱片於 1958年成立,是當年華資唱片公司中規模最大的唱片公司,有自設錄音室,歌手錄音不假外求。娛樂最煞食之處,是擁有 2千多首著名粵劇劇作家唐滌生經典戲寶及無綫經典劇主題曲和插曲版權。
原 來,娛樂創辦人劉東是錄音師出身,昔日曾為梁醒波、芳艷芬、任劍輝和白雪仙等粵劇紅伶灌錄粵曲,跟他們相當熟絡,同時,劉東亦因工作關係跟唐滌生結為好 友,彼此惺惺相惜,其後劉東創辦唱片公司,唐滌生便將名下所有作品交予劉東出版,在 1959年唐滌生去世後,劉東邀請任、白將唐滌生的《帝女花》、《紫釵記》及《再世紅梅記》灌錄成唱片推出,成為當年最暢銷的唱片。
包辦無綫劇集主題曲
70 年代掀起電視劇狂熱,但一眾外資唱片公司對推出廣東碟提不起興趣,劉東於是趁勢吸納,在顧嘉煇介紹下認識當時在無綫擔任編導的王天林,於 1974年灌錄了首張電視劇主題曲大碟《啼笑姻緣》(仙杜拉主唱),結果賣個滿堂紅,開拓粵語流行曲熱潮之餘,更鞏固了娛樂和無綫之間合作,往後 10年無綫的劇集主題曲,幾乎全由娛樂包辦。
娛樂另一為人津津樂道之處,就是歌曲版權從不外流,早年煇煌演唱會推出 DVD,所有屬娛樂版權的歌曲皆不能收錄在內,就連無綫早年欲推出一系列經典劇主題曲 DVD,娛樂亦一概冇面畀,可見其態度是何等強硬。
猛將如雲
58年成立的娛樂唱片,見證住香港中文樂壇發展興衰,由粵曲大盛、粵語片興起到國語片取而代之,至 70年代劇集主題曲風行一時,為香港樂壇寫下鋒芒一頁。
粵曲作品系列
任劍輝、白雪仙、梅雪詩、龍劍笙
包括著名粵劇劇作家唐滌生所有經典戲寶,如《帝女花》、《紫釵記》及《洛神》等,絕大部份由任劍輝和白雪仙主唱。其後梅雪詩和龍劍笙翻唱任、白戲寶也賣個滿堂紅。另外,也曾為梁醒波、何非凡、紅綫女、李寶瑩、蓋鳴暉等粵劇名伶灌錄大碟。
粵語片紅星系列
梁醒波、鄧寄塵、鄭君綿、李寶瑩
60年代粵語片興起,除梁醒波外,鄧寄塵、鄭君綿、鄭碧影、李寶瑩等也紛紛灌錄粵語電影歌曲大碟如《呆佬拜壽—呆佬添丁》、《歡場三怪》和《兩傻遊地獄》等等。其中《兩傻》一碟中,鄭君綿和李寶瑩合唱的《飛哥跌落坑渠》更熱爆全城。
電視劇主題曲系列
鄭少秋、汪明荃、羅文、關正傑
70、 80年代劇集流行潮,娛樂唱片多年來推出逾百部電視劇集主題曲唱片,包括《狂潮》、《家變》、《書劍恩仇錄》、《啼笑姻緣》、《京華春夢》、《倚天屠龍 記》、《楊乃武與小白菜》、《小李飛刀》、《陸小鳳》、《絕代雙驕》、《近代豪俠傳》等等,其中絕大部份主題曲和插曲均是由當年娛樂三大王牌鄭少秋、汪明 荃及羅文包辦。至於部份插曲如《陸小鳳》中張德蘭主唱的插曲《鮮花滿月樓》也大受歡迎。
80 90 新人歌手系列
鮑翠薇、王綺嘉、陳松伶、溫兆倫
歷年娛樂力捧的新人歌手不多,包括主唱《紅豆相思》的鮑翠薇、主唱《心事》走紅的王綺嘉,以及溫兆倫和陳松伶等等,其中松松姐姐憑蕭笙監製的《天涯歌女》走紅,主唱的主題曲和插曲大賣,而溫兆倫也推出多張國語碟成功打入台灣市場。
******
大成影業 關家柏 關家餘
關家柏、關家餘兄弟三十年代開始經營戲院,有戲院大王之稱,他們1951年成立大成影片公司製片,1964年關家柏過世,兩房堂兄弟分別成立電影公司。關家柏的兒子關志剛、志信、志強等成立志聯影業公司、金國影業公司;關家餘的兒子關志堅、關志誠等則成立堅成影片公司、大志影片公司。
這個家族對香港電影的貢獻非常大。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