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丨《超越原生家庭》:全面深入解析原生家庭、全美銷量數十萬冊的心理學經典
Автор: 流水浮舟
Загружено: 9 нояб. 2020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24 просмотра
全面深入解析原生家庭、全美銷量數十萬冊的心理學經典
精華筆記
近些年,因爲電視劇《都挺好》《安家》的熱播,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也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在感慨劇中人物命運的同時,人們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也受到了原生家庭的深刻影響。那麼,人們如何在不破壞親密關係的前提下,從心理和情感上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找到真正的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呢?答案就在我們今天要講的這本書中。
本書的作者羅納德.理查德博士,是“美國婚姻與家庭心理治療協會”的臨牀心理治療師和督導。他在從事了20餘年婚姻和家庭方面的心理諮詢工作後,逐漸意識到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力之大,於是他開始從原生家庭入手,去幫助那些在家庭和婚姻中出現問題的人,最終讓大部分患者過上了更幸福的生活。作者對原生家庭的所有研究成果,都彙集在今天這本書中。本書2018年在中國出版,至今已加印了10次。
一、 原生家庭的哪些方面會影響我們?
首先,原生家庭中的每個相關成員都可能影響到你。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似乎只有父母的行爲舉止會影響我們——然而一個家庭,並不是所有家庭成員的簡單相加,而是每個家庭成員之間都在相互影響。
其次,原生家庭還會通過“顯規則”和“潛規則”影響你。所謂“顯規則”很好理解,就是可以明白講出來的規則。“潛規則”就是沒人明確說出來的規則,比如說,有的家庭極力避免內部爭吵,有的家庭則認爲“忍讓”就代表認輸等。潛規則甚至比顯規則更深刻的影響着我們。
最後,你在原生家庭的出生順序,會影響你的自我認知,以及你和他人的相處模式。弗洛伊德曾提出:“兒童在兄弟姐妹中的出生順序對其以後的人生道路有很大影響”。當代心理學家託曼在考察了數千個家庭後,也發現出生順序相同的人,往往具有類似的性格特徵。所以,無論你是家中老大、排位居中或者最年幼的一個,都對你的性格形成都產生了極大影響。
二、如何鑑定自己的原生家庭是否“健康”呢?
對於“健康的”原生家庭來說,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分化”得很好。一個“分化”成功的人有這兩個特徵:一是具有目標指向性,二是能區分“事實和感受”。
對於“不健康的”原生家庭來說,最爲顯著的特點就是過分“融合”,過分融合,就是指家庭成員之間習慣否認彼此的差異,這會導致四種破壞原生家庭健康運作的情況發生:
第一種情況是“順從”,家中一般會有一個“權威人士”,其他人則扮演“順從者”,以維持家中和平。
第二種情況是“反叛”,反叛者受夠了一味的順從,於是忤逆家中的“權威人物”。
第三種情況是“權力鬥爭”,如果大家都想做“權威人物”,家庭成員中就會發生一對一的“權力爭奪戰”。權力爭奪如果牽扯到了第三人,又會在家庭中發展出另一種不健康的關係——三角關係。紛繁復雜的三角關係,勢必會破壞家庭成員各自的獨立性。
第四種情況是“斷絕關系”。斷絕關系又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層是指物理上的斷絕關系,第二層是指心理上的斷絕關系。
三、怎麼做才能超越原生家庭,完成自我分化呢?
具體可分爲這五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畫出家族家譜。家譜至少要涵蓋三代人,就是說你的家庭關係,得梳理到你祖父母輩才行。
第二步,聯繫家庭成員,爲家譜查漏補缺,並創建家庭紀事。畫好家譜圖後,將它遠程傳送給你所有能聯繫上的家庭成員,請他們爲你補充缺失的信息,寫上他們認爲的重大事件。
第三步,整合信息,從中發現家庭的運行規則。你可以對照家譜,根據人物和家庭大事件時間點,梳理各階段家庭中的各種三角關係;你還可以思考社會大事件對你的家庭可能產生的影響。
第四步,探親家訪。這步就是與特定的家人一對一、面對面的聊天,通過這一步,你能詳細瞭解到所有重大事件的細節,並能深入家庭,進一步觀察家庭的運行狀態。
第五步,完成自我分化。你首先要接受自己和家人的差異,其次要擺脫家庭關係中所有的三角關係。最後,你得承擔起屬於你的責任。
書 名:超越原生家庭
作 者:[美] 羅納德.理查森
主 播:路遙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