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業(1/3) 正視青年失業率高企 關懷青年就業需求
Автор: hkcss1947
Загружено: 27 мар. 2014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7 391 просмотр
社聯頻道《星期四脈搏》正視青年失業率高企 關懷青年就業需求
目前香港的失業率跌至3.1%,創97年以來的新低 ,這個百分比,一般被視為「全民就業」。不過,在數字背後,仍有不少隱憂,尤其青年失業率持續高企,顯示在經濟好的時候,並非每個青年人都能夠受惠。再者,香港青年的就業情況比其他先進國家還要差。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總主任(兒童及青年)姚潔玲表示,其實雖然很多市民都認為香港現在經濟狀況不錯,可以算是全民就業,假失業。但兩個年齡組群(15至19歲,20至24歲)的青年人,情況並不這麼樂觀。她認為15到19歲,是處境最麻煩的一群人,始終比較年輕,工作經驗不是很多。從2009年到2013年,如果將他們的失業率和香港整體的失業率作出比對,一直是維持在三倍到四倍。尤其相比其他國家,德國是1.7倍。就算日本,即使經濟似乎不景氣,但他們也只是1.8倍。至於20到24歲那群青年人,我們一直以為他們相對成熟一點,比較容易就業,但是2009到2013年,都維持是兩倍半左右。
青年在就業上的失意,往往會衍生其他社會問題,例如對制度的不滿,以至跨代信任,最終影響整體社會發展。姚潔玲認為青年人由小到大都相信成年人。長輩說,青年人要讀書,他就用心讀書,但一直讀到後來,他發現社會並沒有提供這麼多發展機會,青年人一定會不開心。不開心之餘,他可能會對於成人世界及建制缺少信任,容易積聚對社會的怨氣。同時,從社會的角度看,也是很可惜和浪費的事情,因為社會投放了不少資源去培育新一代年輕人。
新一份的施政報告中提出「讓年青的各展所長」,唯現今的年輕人面對的困難已經與上一代不同,政府和商界需要提供適切支持。政府一直說發展不同的產業,除了飲食,零售之外,還有一些什麽產業呢?姚潔玲又表示,如果政府不帶頭做一些實業,其他組群很難去受惠。
另外,商界也應該嘗試在困難的營商環境和夾縫裡面,去幫青年人一把。她見到很多企業都起到一些示範作用,例如在人力資源上的配套,有合理工時,讓青年人有機會進修。又或者在工作的設計裡面,配合青年人的特質。譬如增加新鮮感,讓青年人可以多嘗試不同東西,多學習不同的事物。讓年輕人都在工作中感覺到成長,這樣他會願意投入更多時間於工作上。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