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自體生長因子促進骨質密度與BIC(骨與植體結合率)以承受較常規大的重咬力
Автор: 何盈興 牙醫師
Загружено: 25 янв. 2020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16 просмотров
自體生長因子運用在鼻竇內增高補骨術,在這案例中因為患者長期缺牙於右上第一大臼齒,造成缺牙位位移太嚴重,甚至於上顎牙齒整體向右側偏移,使得上門齒中線向右移動,而右後方的第二大臼齒向前移動,使得整體缺牙的第二大臼齒空間變小很多。
且因第二小臼牙冠殘缺,所以造成在治療時造成的困難:空間分配不足因而需將這兩個牙位拔除以提供足供的位置,但提供的位置又大大超過植體設計的常態受力大小。
因而造成植一顆植體怕受力太大以致自體骨脊過大咬力傷害,或植體破裂。植兩個常規植體則空間不足,使得植體周圍受力骨量不足。
若植小號植體則可能影響後續清潔維護。
因而最後選擇植一顆植體,並加自體生長因子補骨術以增加新增骨質密度與骨與植體結合率BIC(bone implant contact ratio)。希望結合率增加,以承受更多的咬力。
自植牙至今已有5年追蹤,呈現非常穩定的受力狀況,未因受力太大而致使骨頭萎縮或植體破壞,可說是一個自體生長因子協助的良好範例。
#服務專線 05-2773507 轉何醫師特別助理
#專佳牙醫診所 www.spdc.com.tw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