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生情未了-台灣鯨豚擱淺救援實錄影片 Our hearts will go on— Cetacean conservation and stranding responses in Taiwan
Автор: 中華鯨豚協會 Taiwan Cetacean Society
Загружено: 27 дек. 2019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3 503 просмотра
這些年來的接觸與研究,感覺鯨豚彷彿是具有魔力的生物,吸引著四面八方各式各樣的人們前來相助,台灣鯨豚保育25年來的歷程與成果,在國際上是相當令人驕傲的,在持續深入了解鯨豚的奧秘時,讓我們先一同欣賞這25年來豐盛的詩篇,深深的感受,萬事萬物心心相連,共同創造的歷程~~~鯨生情未了
台灣鯨豚擱淺救援已有25年餘,今年中華鯨豚協會,蒐集整理、訪談拜會過去的文字資料、照片及影音檔、專家學者和民間夥伴,編製剪輯這片台灣鯨豚擱淺救援的影片,是階段性檢視在鯨豚保育及擱淺救援的歷程,也想藉此機會感謝多年來一起奔波、努力的夥伴們。今天是首映,之後也會在社群網絡平台上播出,大家只要上YouTube搜尋「鯨生情未了」,就可以看到這部影片。
1990年澎湖沙港屠殺海豚事件引起國際媒體高度重視,同年8月將鯨豚列為保育類動物,禁止捕殺。1994年,台灣大學動物學系鯨豚研究室開始建立台灣鯨類擱淺資料檔案,記錄整合。就擱淺月份而言,每月都會有擱淺事件,以冬春季較多,且活體擱淺頻率也較高。目前所知,有27種鯨豚都曾經在台灣擱淺過。
為了推動全國鯨豚擱淺處理的合作團隊網,1996年台大周蓮香教授首先成立「中華鯨豚處理組織網(Taiwan Cetacean Stranding Network, TCSN)」,串連全國各個有志一同的單位一起合作。又為集結有心的個體, 1998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華鯨豚協會」(Taiwan Cetacean Society),是亞太地區第一個鯨豚保育之協會。
鯨豚擱淺處理與救援一直是鯨豚協會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協會結合大學研究人員、獸醫、以及來自四面八方的志工,「隨call隨到」的不斷奔走於台灣各地包括蘭嶼、綠島、澎湖等離島,救援一息尚存的擱淺鯨豚。二十餘年來,我們參與了 近千隻鯨豚擱淺處理,也曾帶回救援池近30隻的活體進行醫療復健。其中以2000年,更曾在通霄海灘救援擱淺的瑞氏海豚「阿通伯」,歷經長達 64 天的復健搶救,終於野放回到海洋,創下全亞洲地區最長復健擱淺海豚並成功野放的難得案例。
這些擱淺救援的實錄,不論是照片或影片,對國內的學術研究及推廣宣導教育工作都彌足珍貴,尤其是25年前篳路藍縷,一馬當先的志工、獸醫、學者、搜救人員及公部門的官員,都是今天鯨豚擱淺救援及保育研究重要的經驗與資產。今有機會透過內政部經費補助,將歷年的鯨豚擱淺救援的實錄,與部分曾參與的主要人物進行拍攝、剪輯、編導成片長約19分鐘的影片,分享於YouTube平台,與全球鯨豚保育人士分享台灣傲人的成果,更希望呼籲全國一起投入海洋保育的行列,讓四周環海的台灣,依然是鯨豚環遊最愛的家。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