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守一生職志 追思病理學典範許永祥醫師
Автор: DaAi News Storage
Загружено: 10 июн. 2022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464 просмотра
花蓮慈濟醫院,八月就要邁向37周年,服務超過30年的醫師不多,解剖病理部主任許永祥是其中一位。1990年,他在台大醫院完成病理專科醫師訓練後,在老師的推薦到了花蓮服務。走在這條看似「沉默」的病理醫學之路,他寫下許多紀錄,像是第一例狂牛病病理解剖,就是在他手中完成;他也獲得過花蓮縣醫療奉獻獎、第五屆慈濟醫學年會醫療典範獎。今年五月初,他因胰臟癌過世,追思會上,無數的學生前來悼念,說要把老師教給他們的視病猶親理念,實踐在他們的行醫生涯中。
花蓮慈濟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 林佳萱:「老師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只要一日有電燈就要讀書,只要一日有飯吃,就要幫助別人。」
花蓮慈濟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 劉冠麟:「我們知道老師那個外表看起來非常嚴厲,但是內心也是柔情,鐵漢柔情。」
慈濟大學醫學系學生 劉濬:「他在我們上課的第一堂課,就發圖畫本,他要我們不但是眼睛看到實體的玻片之外,還要用我們的筆把它的特徵一筆一筆地畫下來。」
慈濟大學醫學系學生 簡意林:「我覺得我很有榮幸,可以當老師的學生。」
花蓮慈濟醫院病理科前主任 許永祥:「我是慈濟(醫院)病理科許永祥醫師,我來花蓮慈濟醫院已經第32年,當時只有一個人非常地辛苦,但是我堅持的就是說,上人講的做就對了。」
台灣病理學會常務理事 吳木榮:「他一個人是要做三份的工作,有教學,做解剖,然後做研究。」
花蓮慈濟醫院病理科前主任 許永祥:「現在很先進嘛,CT(電腦斷層)、MRI(核磁共振)、PET(正子掃描),已經幫你找到答案了啊,那為什麼還要再做,很多疾病的奧妙,就必須靠解剖來解答。」
台灣病理學會常務理事 吳木榮:「許永祥教授他最大的成就,就是提供了非常多的解剖的案例,然後給不同的醫院。」
慈濟大學醫學院長 陳宗鷹:「所以永祥在病理研究方面,其實是居功厥偉,沒有話講。」
花蓮慈濟醫院病理科前主任 許永祥:「病理是老師的老師,就是doctor of doctor,就是醫生的老師。」
花蓮慈濟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 劉冠麟:「病理是醫學系學生時期一個很重的科,那時候就是解剖、病理、藥理,你在他的課堂上面,根本幾乎沒辦法打混摸魚。」
慈濟大學醫學院長 陳宗鷹:「可以看到永祥主任,他其實是魁魁壯壯的,臉上的笑容,你要談到特別(話題)的時候,他才會有笑容,所以學生不怕他,這是讓我很驚訝的。」
花蓮慈濟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 林佳萱:「大四國考前,最後一次星期二早上的病理實驗課,那次老師就特地準備了美味可口的包子,就是想要幫我們大家加油打氣,希望我們都可以包高中,那同學們大家其實都非常地開心,就是很多人還就是拿著包子跟老師合照。」
靜思精舍清修士 林靜憪:「過去他創造了病理解剖的奇蹟,最後他人生要畫下句點,也用他的身體奉獻出來,做一個最完美的結局。」
慈濟大學醫學院長 陳宗鷹:「當他得到胰臟癌的時候,其實很捨不得啦,因為我們自己是醫生,所以聽到胰臟癌就知道大事不妙了,胰臟癌是我們知道預後最不好的一種癌症,那時候只希望能夠走多久算多久。」
歌名:回憶
作詞:陳崑 呂佩琳
作曲:郭子究
演唱:慈濟大學醫學系師生
連珠淚和針黹繡征衣
繡出同心花一朵 忘了問歸期
花蓮慈濟醫院病理科前主任 許永祥:「沒什麼比學生更重要,這是我在台大的時候接受到老師的一句話,沒什麼比學生更重要。」
慈濟醫療法人副執行長 郭漢崇:「許永祥醫師應該是這個大學這個大樓最重要的一根鋼梁,因為沒有他這30幾年在花蓮的努力,也許我們今天就沒有辦法看到那麼多敬愛他的學生們,在後面排到看不到盡頭,來追思他。」
花蓮慈濟醫院重症加護內科醫師 吳雅汝:「剛才那張相片,我想大家都有看到,老師會幫你們加油,這感覺其實就像是過去他走在路上遇到我們一樣,加油,那我看到這句話的感覺,其實是覺得,老師就很像如常地還在我們身邊一樣,老師給我們的勉勵,就是什麼視病猶親,我們會把老師的精神如常地活在我們的生命裡面,我們也發願,希望能夠一直這樣堅持下去,直到有一天我們跟老師再見面。」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