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房地產企業暴雷,房地產賺的錢哪裡去了呢?
Автор: 财经观察 Financial Observation
Загружено: 28 июн. 2023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0 просмотров
#財經#財經解讀#房地產
房地產企業暴雷,房地產賺的錢哪裡去了呢?
2023年是房地產行業的一個艱難的一年,也是一個變革的一年。在政府加強調控、金融收緊、市場需求減弱的背景下,不少房地產企業陷入了嚴重的資金困境,甚至出現了暴雷、違約、破產等危機。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公布信息顯示,2021全年,全國已有396家房企發布破產公告,陷入流動性危機的地方房企更是不知凡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恒大集團,作為全球負債最多的房地產巨頭,恒大表內負債高達1.95萬億元人民幣,面臨著巨額的債務到期壓力和投資者索償風險。恒大集團的財務危機不僅引發了社會關注和政府干預,也對整個房地產行業和金融體系造成了沖擊。
那麼,房地產企業為什麼會暴雷呢?房地產賺的錢又哪裡去了呢?這些問題背後反映了房地產行業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和發展模式的轉型困境。
首先,房地產企業暴雷的根本原因是高杠桿、高周轉、高風險的開發經營模式。在過去十多年的黃金時代,房地產市場處於供不應求、價格持續上漲的狀態,房地產企業通過大量借債拿地、開發、銷售,實現了快速規模化和利潤化。然而,這種模式也埋下了隱患:一方面,房地產企業對土地市場形成了過度依賴和競爭,推高了土地成本和負債水平;另一方面,房地產企業對銷售市場形成了過度依賴和預期,忽視了消費者需求和市場風險。這種模式在市場環境變化時就會遇到困難:一旦政府加強調控、金融收緊、市場需求減弱,房地產企業就會面臨土地庫存增加、銷售回款減少、債務到期壓力增大等問題,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就會顯現出來。
其次,房地產賺的錢哪裡去了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簡單,因為房地產賺的錢不僅是房地產企業的,還是政府的、金融機構的、上下游產業鏈的、社會公眾的。房地產行業是一個涉及面廣、關聯性強、多方利益共生的行業,它的發展不僅受到市場供求的影響,也受到政策調控的影響。在過去十多年,房地產行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帶動了相關產業和就業的發展,同時也為政府提供了豐厚的稅收和土地出讓金。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27.3%,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商品房銷售額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3.8%,房地產開發企業納稅占全國稅收收入的18.9%。同時,根據財政部數據,2020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達到8.4萬億元人民幣,占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46.6%。可以說,房地產行業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然而,這種依賴性也帶來了問題:一方面,政府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使得土地市場供給不足、價格過高、競爭過熱;另一方面,政府對房地產稅收收入的依賴使得房價過高。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房地產行業自身的健康發展,也影響了社會穩定和民生福祉。
此外,金融機構也是房地產賺錢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在過去十多年,金融機構通過各種渠道向房地產企業和個人提供了大量的信貸支持,推動了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2020年末,中國金融機構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分別為13.5萬億元人民幣和35.1萬億元人民幣。可以說,金融機構是房地產行業最大的債權人之一。
最後,上下游產業鏈和社會公眾也是房地產賺錢的重要受益者之一。在過去十多年,房地產行業帶動了建築、建材、家居、物業、中介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稅收收入。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國建築業從業人員約為7.9億人,其中大部分與房地產開發有關。同時,房地產行業也為社會公眾提供了住房和投資的選擇,也促進了城市化和社會消費的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國城鎮化率達到60.6%,其中住房建設是重要的推動因素之一。
綜上所述,房地產企業暴雷是一個多方面、多層次、多因素的問題,它反映了房地產行業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和發展模式的轉型困境。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單純地責怪房地產企業或政府或金融機構或社會公眾,而是要從整體和系統的角度來分析和解決。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