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社工經驗.豐富臺灣】2020人物誌-蘇文仙
Автор: TASW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Загружено: 25 дек. 2020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3 341 просмотр
蘇文仙|原住民族社區工作 社工年資9年
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產業經理
高中發現「助人」可以成為職業後,蘇文仙就決定進入社工系,大學因莫拉克風災進入部落擔任志工,也與部落結下不解之緣,畢業後便進入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工作。
投入實務工作後,發現許多以前學過的東西被顛覆,部落擁有自己的文化與生態,只有真正的認識部落、尊重部落文化,才有可能從「外來的社工」變成「一起生活的家人」,也才能從問題中看見需要,進而與部落居民一起工作。
從「社工」轉為「產業經理」,想法上也必須有不同轉變,從過去著重滿足需求和資源連結,到現在要思考如何發展產業,對蘇文仙來說是一大挑戰,但他始終「保持彈性」,回到社區工作角度思考,如何和「社區居民」達到共識,創造適合的工作模式,並且一起前進。
長年面對年輕人口外移的問題,蘇文仙發現與其照顧被政府標準界定為「失能」的長者,不如找出他們的個人價值與能力,因此發展出了許多方案,例如共有雞、自製健走杖等,這些都是在深入了解部落珍貴的文化後,開展出「共享、共食、共做」的產業循環機制。
對蘇文仙來說,可以跟居民真的真實的生活在一起,一起找到往前的方式,才是自己在認定社會工作很重要的核心價值,也是可以支撐自己的信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在臺灣各個角落有許多社工,正用自己的專業與智慧,努力推動社會改變和發 展。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因此企劃拍攝「人物誌」,期待能夠將社工在服務工作中的感受、思考、選擇與行動,以口述影像的方式紀錄與典藏,成為可以分享、傳遞、累積的「社工資產」。
2020年人物誌邀請到三位分別在原住民族社區、青少年及精神醫療社會工作領域有豐富經驗的社工,分享自己投入社會工作的歷程、服務中面臨的挫折和困境、對服務對象限制與需求的反思,以及如何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服務 理念與工作技巧,希望啟發、鼓舞更多的社會工作者,讓社會工作的智慧與精神得以傳承,也藉此展現社工的專業風采,提昇社工專業認同與知能。
社工經驗,豐富台灣!期待這些「社工資產」能夠成為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養分,也期待能吸引及感動社會大眾, 讓這一門「助人的專業」被更廣泛的了解與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監製單位: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企劃人員:游美貴、陳玟如、歐思佑、高以庭、陳怡如、林君儒、吳思儀、蔡欣蓉、陳映君、戴運佳
製作單位:小披頭工作室
發行日期:2020年12月
發行單位: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2號6樓之4(2024年7月搬遷至臺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342號6樓之1)
電話 (02)2371-1714 傳真 (02)2371-2881
專協官網:http://www.tasw.org.tw
專協臉書: / fanstasw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