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抚辽东,屡破高句丽,擒杀冉闵,力夺洛阳,构筑了前燕最大版图的摄政太原王 - 慕容恪
Автор: 中华王侯将相谱
Загружено: 7 мая 2023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209 просмотров
慕容恪kè(?~367年),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名臣、战略家。
慕容恪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huàng的第四个儿子,其母高氏不被宠爱,所以一直不为父亲慕容皝所注意。直到慕容恪十五岁时,外貌高大雄健,性格雄毅厚重,其父每次和他对话,都能说出经世之理,得到了慕容皝的看好,遂把军队交给了他。
后赵建武四年(338年)五月,后赵皇帝石虎以燕军违约独攻段部鲜卑,得胜。又以劫掠而归为由,发兵数十万北伐,围困大棘城(今辽宁省义县)。燕赵两军相持十余日,赵军不能克,遂后退。慕容皝派慕容恪率2000骑兵于清晨出城追杀。石虎见城内师出,大惊,弃甲溃逃。慕容恪乘胜追击,大败后赵军,斩获三万余级。
后赵建武四年(338年)十二月,段部鲜卑首领段辽遣使向后赵请降,中途反悔,又遣使请降于前燕,并与前燕合谋设伏,欲消灭赵军。时后赵皇帝石虎已派征东将军麻秋、司马阳裕等率兵3万前去受降。前燕王慕容皝自统大军前往迎段辽,派慕容恪带精骑7000埋伏于密云山。慕容恪大败麻秋于三藏口(今河北省承德市),赵军死亡大半,麻秋步行逃脱,司马阳裕被俘。
咸康七年(341年)十月,燕王慕容皝以慕容恪为渡辽将军,镇守平郭。前燕自从慕容翰逃亡,慕容仁被杀后,无人能镇守辽东。慕容恪行至平郭,抚旧怀新,屡破高句丽兵,高句丽畏之,不敢再入燕境。
建元二年(344年)二月,慕容皝亲自带兵攻打鲜卑宇文部末代首领宇文逸豆归,以建威将军慕容翰(于咸康六年回到燕国)为前锋将军,刘佩为副将;命慕容恪与慕容军、慕容霸及折冲将军慕舆根等率兵分三路并进。最终大破宇文军,燕军乘胜追击,攻克宇文氏都城紫蒙川(今辽宁省朝阳市)。宇文逸豆归败逃,死于漠北,宇文氏从此散亡。
永和元年(345年)十月,慕容皝令慕容恪攻打高句丽。慕容恪攻拔南苏(今辽宁省抚顺市东苏子河与浑河合流处),派兵留守。
永和二年(346年)正月,慕容皝派慕容恪与世子慕容儁jùn、慕容军、慕舆根及1.7万骑兵袭击扶余国。慕容儁坐镇中军指挥,而慕容恪则统帅诸军冒矢石进击,攻克扶余,俘扶余国王玄及部落5万余口而还。
永和六年(350年),后赵大将军冉闵rǎn mǐn占据邺城,灭亡后赵。自立为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永和七年(351年)八月,慕容儁遣慕容恪攻破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随着慕容恪攻占中山后,冉闵攻取了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欲图幽州。前燕占领幽州后,也想继续南进,图据中原,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永和八年(352年)四月,冉闵将与前燕开战。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苦谏冉闵,不可同前燕开战。冉闵不纳,移军于安喜(今河北省定州市)。慕容恪随即引兵而至。魏燕两军交战十次,燕兵皆败。冉闵素有勇名,所部将士精锐,燕军畏惧。慕容恪阵前激励将士,指出冉闵有勇无谋,其军饥疲难用,定可击破。冉闵所部多步卒,欲引燕骑兵至丛林作战。慕容恪采纳参军高开之策,急派轻骑截击之,然后佯败诱敌至平地,并将燕军切分为三部。慕容恪自率中军,选善射者五千人,以铁锁连战马结方阵而前,另两部各置一侧配合主力进击。冉闵恃勇轻敌,果然中计,直突燕军中部铁马方阵。燕军侧翼部队即从两面夹击,大败冉闵军队,斩七千余人。冉闵突围东走二十余里,坐骑忽死,被燕军所俘,冉魏灭亡。
元玺元年(352年),冉闵被慕容恪军俘虏后,其子冉操投奔镇守鲁口的大将王午。七月,王午自称安国王,对抗前燕。八月,慕容儁遣慕容恪、太尉封奕、尚书令阳骛攻打鲁口。王午凭借城池之险进行抵抗,并把冉操送于燕军。慕容恪料鲁口城池坚固,暂难攻克,遂将城外的庄稼尽数收割,撤回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十月,慕容恪屯安平,积粮,修筑攻城器具,准备攻讨王午。时中山苏林起兵于无极,自称天子,慕容恪率军先攻讨苏林。十月,慕容儁派广威将军慕舆根帮助慕容恪,斩苏林。不久,王午为其将秦兴杀死,吕护又杀秦兴,继承安国王。
元玺三年(354年)二月,慕容恪再次发兵围鲁口,次月克之。吕护逃往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市)。四月,慕容儁以慕容恪为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
建熙二年(361年)二月,镇守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市)的宁南将军吕护暗中投靠东晋,东晋以吕护为前将军、冀州刺史。吕护欲引东晋军偷袭燕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未及行动,事情败露。
三月,燕王遣慕容恪统军前往野王平叛。慕容恪率军5万,冠军将军皇甫真领兵1万,进至野王城外,吕护闭城固守。慕容恪遂于野王城外修筑深沟高垒,切断守军外援,以待机击之。
七月,吕护军被围数月,外无救兵,内无粮草。吕护被迫令部将张兴率领7000人马出城迎战,张兴被傅颜斩杀。当夜,吕护以黄甫真营阵为突围口,率城中锐卒试图突围。皇甫真事先已做好防备,慕容恪领兵从侧翼出击,吕护所部死伤惨重,吕护南奔投降东晋,燕军攻克野王,结束野王之战。
永和六年(350年)前后,原段氏鲜卑首领段兰之子段龛kān乘着后赵内乱、冉魏新立之机,统帅部众南迁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七月,东迁广固(今山东省青州市),自称齐王,向东晋称臣,受封为镇北将军。
元玺四年(355年),前燕攻灭石氏、冉魏的势力,开拓疆域,成为地跨幽、冀、并、平四州的政权,挣脱东晋,慕容儁自称为帝。段龛以为与慕容儁同出鲜卑,致书慕容儁称帝之非;加之段部所据广固,势力渐强,已威胁前燕的统治,慕容儁遂决意发兵攻广固。十一月,慕容儁以慕容恪为大都督、抚军将军,尚书令阳骛为副将,率军进攻广固。十二月,燕军至黄河北岸,慕容恪先以轻舟渡河,试探虚实。
元玺五年(356年)正月,慕容恪率军渡过黄河,距广固百余里。段龛率军3万人迎战,慕容恪于淄水战败段龛,数千名士卒投降燕军。段龛逃回广固,闭城固守。慕容恪率燕军在广固城外修高墙挖深堑围困之。并招抚广固四周诸城,段龛所署徐州刺史王腾等于二月投降慕容恪。
慕容恪围广固七个月后,段龛难以支撑,遂派人向东晋求援。八月,东晋派徐州刺史荀羡前往解围。荀羡行至琅琊,畏惧燕军不进。恰逢王腾带军攻打鄄城(今山东鄄城),荀羡遂进攻阳都(今山东沂南),斩王腾。不久,广固城内路人相食,无以为守。段龛悉众出战,被慕容恪在围里击败,单骑逃回城中。十一月,段龛计穷,只得出降。慕容恪安抚百姓,平定齐地,迁鲜卑、胡、羯三千余户至蓟。留慕容尘镇广固,以尚书左丞鞠殷为东莱太守,章武太守鲜于亮为齐郡太守,率军而还。
广固城之战后,东晋泰山太守诸葛攸进攻东郡(今河南省濮阳市)。慕容恪领统阳骛、慕容臧率兵进击,大败晋军,诸葛攸退回太山(今山东省泰安市)。慕容恪乘胜渡过黄河,占领河南部分土地,并设守宰。此后,前燕辖境迅速延至黄河以南,对东晋构成了威胁。
光寿四年(360年)正月,慕容儁在邺城大阅郡国之兵,欲派大军进攻秦、晋,但病情转危,遂召慕容恪、慕容鹜、慕容评及慕舆根等受遗诏辅政,旋即病卒,时年四十二岁,葬于龙陵,谥号景昭皇帝,庙号烈祖。皇太子慕容暐即位,年仅十一岁。二月,尊皇后可足浑氏为皇太后,以慕容恪太宰、录尚书事,行周公事,总摄朝政。
不过,当时作为太师辅政的慕舆根自恃战功显赫,高傲自大,看不起慕容恪。慕舆根为挑起事端以作乱,先以可足浑太后干政来挑拨慕容恪,谎称支持慕容恪夺位。并且慕舆根思恋辽东祖地,力劝太后和慕容暐建议还都龙城,变相放弃中原地区。慕容恪知道后,联合慕容评密奏慕舆根罪状,派卫将军傅颜诛杀了慕舆根及其党羽。
建熙六年(365年)二月,慕容恪与吴王慕容垂共攻洛阳。三月,克之,俘虏扬武将军沈劲。慕容恪惜之为奇士欲赦免,慕容虔上书说:沈劲虽为奇士,却终不可为己所用,留之必患。遂斩杀沈劲。
慕容恪夺取洛阳后,随即略地至崤山、渑池,关中大震,前秦天王苻坚亲自到陕城进行防备。不久,慕容恪率军撤回邺城。
建熙七年(366年),慕容恪病重,深虑慕容暐手中无实权,而慕容评又多猜忌,便对慕容暐之兄、乐安王慕容臧举荐吴王慕容垂,但是慕容臧没有听从慕容恪的话。
慕容暐亲临慕容恪府向他询问后事,慕容恪再次向慕容暐推荐慕容垂,说:“我听闻,傅说举荐士人。板筑之人都可以,更何况是国家的懿亲!吴王兼具文武之才,才能仅次于管仲、萧何。陛下如果把政务交给他,国家就能获得安定。不然,我怕二寇(前秦、东晋)肯定会有窥窬yú之计。”慕容恪言终而卒。死后谥号为桓。
后来前秦灭亡前燕,秦以太牢之礼供奉慕容恪灵位。后燕皇帝慕容盛下令让中书撰写《燕颂》,以此纪念慕容恪的丰功伟业。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前燕太宰录尚书太原王慕容恪”。
及至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慕容恪。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慕容恪亦位列其中。
*视频素材取自于网络,经本人重新编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email protected] (Duncan / DK)
感谢您的收听和留言,如果喜欢,请点赞订阅。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