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xin | 财新周刊2025年第14期导播
Автор: 财新网 Caixin News
Загружено: 14 ап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320 просмотров
播音|财新 杨律 文稿|杨律 陈正雅
音频剪辑|仝瀚元
商务 宣发|孙坤
本期《周刊导播》,将先为你领读《财新周刊》封面文章《重搭全球供应链》,让我们看看,截至关税大战启动后的第七天,世界已经发生了哪些变化。
面对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原材料价格首先扛不住,因为需求在骤然萎缩。
高盛在4月9日的报告中大幅下调2025年铜需求年增长率至1.3%,相比2月报告一次性下调了1.9个百分点。
国投期货研究院有色金属组组长肖静指出,在特朗普打响此轮极端贸易战之前,市场基本没有担忧过中长期全球铜消费需求,但贸易战在威胁全球经济秩序与贸易稳定性,经济衰退焦虑威胁到全球整体铜需求:“一旦极端关税落实,国内机电类、集成电路、金属制品等出口需求势必受到拖累。”
这一极端情形,早在特朗普上台前市场就有所预期。美国市场“虹吸”全球铜库存以应对可能的关税增加,2025年一开年,金银铜等金属市场的飙涨拉开序幕。(详见本刊2025年第12期封面报道《“都在寻找安全感”》)有色金属研究机构安泰科指出,大量铜库存涌入美国,打乱了全球其他地区的供应节奏;而全球铜库存流向的改变,令铜进口国不得不调整采购策略,寻找新的供应渠道。
最上游的油气、金属等原材料成本增加已成定局;下游制造、贸易环节再次征税,必将放大全球供应链的成本,抑制制造业发展。伍德麦肯兹供应链数据与分析高级分析师Ben Boucher指出,算上“对等关税”,美国进口锂电池的平均关税达到48%,预计锂电池价格上涨20%—25%;美国光伏组件平均关税达到37%,预计组件价格上涨10%—12%。当前,核心的可再生能源设备锂电池、太阳能组件、变电站设备等,美国市场都处在供应紧张状态,正成为全球建设光伏项目最贵的国家:即使考虑IRA补贴,在美国安装光伏项目的成本比欧洲要高出50%。
有色金属研究机构安泰科指出,全球性的贸易摩擦加剧以及经济走弱预期,将令对制造业的投资意愿更加谨慎,进而导致全球工业活动放缓、供应链迟滞以及效率下降等诸多问题。
中长期而言,全球贸易在走向“圈层贸易”。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亚洲区工业平台负责人许季刚对此解释称,未来全球会形成多个“供应链圈层”,意味着不同区域会通过贸易保护、价格歧视等方式,形成自己的供应能力与体系。“全球企业都在深耕本土化,更强调本土供应。”
中国企业在不断探索和调整海外投资模式。过去两年用于生产制造过程的中间品的出口份额在增长,中国近邻东盟国家、美国主要近岸贸易国墨西哥等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市场。如今这一进程已被打断。“对等关税”政策对刚在海外建厂、尚未收回投资的中资企业冲击较大,尤其是面向美国市场的企业;“出海”不久或仍在考察阶段的企业,则普遍按下了海外投资的暂停键。
本期封面文章,作者罗国平、覃敏、包云红、孙嫣然、赵煊、冯奕铭、包志明、屈运栩,文章当中除了介绍了关税之战给世界产业链带来的重塑外,还详细分析了中国的反制策略和影响,以及之后可能的跨境新解法。
《饭圈网暴漩涡》
4月以来,监管再次出手整治“饭圈”乱象。
一个月前,百度高管之女引爆了网络暴力风波,让“开盒”这一饭圈名词进入大众视野。“开盒”类似于早期互联网论坛上风行的“人肉搜索”,也就是通过技术手段获取他人隐私信息并恶意公开,煽动网民攻击谩骂。
但这次出人意料的是,用这种手段倾泻私愤的人群中还包括13岁未成年人,而起因仅是一句饭圈的吐槽。被质疑为开盒提供便利的百度(NASDAQ:BIDU/09888.HK)迅速自证。然而,百度在经历2016年虚假医疗广告搜索引出的“魏则西之死”,以及2024年前公关负责人璩静职场不良言论等多个严重争议事件后,公信力已经折损。在这场开盒风波中,当事人的账号、发布的过激言论都在微博平台,但微博官方至今没有对此事件正面回应。
一名内容安全策略人士直言,“饭圈用户体量大、抱团、自发扩散影响力,这类属性适合平台提升规模,但发展到现在,成了尾大不掉的群体,隐患极大。这导致平台想管却不下狠手管,难就难在如何砍自己一刀。”
百度查证,这次网络暴力事件的开盒信息来源于海外匿名聊天工具Telegram,其中存在大量“社工库”,可以用极低门槛查到微博用户的个人信息。实际上,隐私交易不止于此,在普通互联网之外还有一张庞大而隐秘的“暗网”,巨量来源不明的数据和隐私信息在这里沉积。安全专家表示,“暗网上有全球各地的重要数据,中文暗网上甚至出现过专门交易汉庭开房信息的论坛。”
监管已经持续跟进数年,人工智能(AI)模型等先进技术也被应用到各类平台内容治理中,为何网暴和个人隐私泄露仍然在社交媒体盛行?超大型互联网平台又当如何担起责任?更多内容请看《饭圈网暴漩涡》。
《券商业绩乍暖》
2024年前三季度,受股市疲弱与监管趋严双重因素的影响,证券行业整体承压,证券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呈现双降的态势。直到一套政策“组合拳”催生的“9·24行情”,一举扭转了2024年证券行业的业绩颓势。券商2024年四季度业绩大幅反弹,全年业绩最终呈现“V”形走势。
但证券行业依然面临着如公募降费、监管从严、券商马太效应日益加剧等诸多挑战。公募降费政策的实施对经纪业务冲击显著,2024年,券商分仓佣金收入较2023年大幅下降35%。
作为券商最传统的业务,经纪业务是典型的“看天吃饭”,在A股大幅波动、公募行业降费的影响下,占比已从此前的30%降至20%上下。投行业务同样承压,2023年下半年IPO阶段性暂停,券商投行业务收入自此陡降。2024年再下一个台阶,A股股权融资全面走弱,IPO市场融资规模不足674亿元。投行业务收入占比不足6%,马太效应加剧,中小券商面临更大压力。
相比之下,自营业务成为业绩支撑,占比大约为35%,券商通过增配高股息资产和债券投资,降低市场波动对利润的影响。然而,低利率时代的到来和债券市场的不确定性,对券商固定收益投资提出了新考验。
长期来看,要如何解决业绩的波动性和券商持续增长的资产规模之间的矛盾?券商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平衡方向性业务与客需型业务?更多内容请看《券商业绩乍暖》。
《上海车展未了局》
距离2025年上海车展开幕不到一个月,主办方地位之争终于落定。3月31日,上海市高院作出终审判决,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失去上海车展主办权,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成为赢家。
车展市场蛋糕越来越大,矛盾也在积累。在终审判决前,双方多次交锋,各自多次向企业发函,强调自己的主办地位。汽车业会展经济包含巨大利益,粗略测算,2025年上海车展仅租金收益就至少达到7.2亿元。
上海车展主办权之争,也折射出行业正在失去一些旧有的规则和默契,走向更加不确定的未来。知情人士透露,贸促会汽车分会和上海贸促会已暗战数年,按照协议分工,贸促会汽车分会负责面向跨国车企及合资企业招商,上海贸促会负责面向中国自主品牌企业招商。展位费分账时,贸促会汽车分会拿走大约20%。此前,跨国车企和合资企业占据国内市场大量份额,也是国内车展的参展主力,因此贸促会汽车分会的话语权更强。
随着市场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行业生态剧烈变化,贸促会汽车分会的招商触角向自主品牌延伸,跨越了分工界限,引发上海贸促会不满。2023年,贸促会汽车分会延迟支付上海车展展位费,更是激化了矛盾。
车展经济和国内车企、市场竞争状态息息相关。2024年,不少品牌缺席了成都和广州车展,比如爆雷的高合汽车,正在深度调整中的东风日产、起亚、斯巴鲁等。当前,已经有企业决定退出2025年上海车展,部分豪华品牌放弃参展,之前单独设立的豪车馆可能将被打散。
有消息称,2026年北京车展会启用面积更大的新展馆。但行业普遍认为,国内车企和品牌数量太多,行业已进入淘汰赛。到时还会有那么多的车企参展吗?更多内容请看《上海车展未了局》。
《奢侈品寒潮》
经常购买奢侈品的刘雨发现,过去一年品牌VIC(Very Important Client)活动明显增多,参与门槛也降低了。她年消费约10万元,之前这类活动多邀年消费50万以上顾客。但今年3月,她一周内接连收到国贸LV、香奈儿门店的邀请。
奢侈品市场正在悄然生变。过去一年,中国本土奢侈品销售下滑明显。有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在2024年整体销售额估计同比下降18%—20%,贝恩该系列报告的主题从2023年的“复苏和过渡”变为“逆水行舟,穿越周期”。
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发展30余年,现在走到了一个特殊的时点:往外看,出境游恢复,2024年上半年日元汇率走低,日本市场虹吸了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奢侈品消费需求。贝恩指出,2024年,大约四成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发生在境外。
多名业内人士指出,奢侈品消费萎缩实际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当中国人不买后,短期内很难找到一个新的经济体有中国的体量和消费能力再续增长”。
当前,奢侈品消费者结构和信心也和之前大不相同。中产阶层,也就是奢侈品的“进取型消费者正在急剧萎缩;即使是奢侈品的核心客群,也就是资产在千万元以上的“富裕人群”,他们的消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另外,擅长“造梦”,用稀缺制造渴求的品牌商们也开始发现,在信息日益透明的时代,想要让消费者持续追捧并不容易。
寒潮几乎波及所有奢侈品公司、所有品类。贝恩指出,2024年,珠宝和腕表的降幅最大。独树一帜的是,中国黄金珠宝企业老铺黄金(06181.HK),分析人士认为,老铺黄金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消费者心态——既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稳定性,又渴望奢侈品带来的身份认同和情绪价值。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