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觀鳥本地遊 米埔自然保護區
Автор: A姐M佬玩樂日記 A and M Diary
Загружено: 28 окт. 2020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 064 просмотра
近期唔少香港旅行社,甚至旅發局都推出本地一天遊,除咗去離島、主題公園同博物館之外,都有唔少生態旅行團。其實,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for Nature,簡稱WWF)定期都會舉辦唔同類型嘅米埔導賞團,非常適合親子旅遊,等小朋友關注自然環境同可持續發展嘅重要性,而我同A姐今日就參加咗WWF嘅米埔紅樹林浮橋探險一天遊,由資深嘅導賞員帶領我哋深度觀賞候鳥同濕地嘅大自然生態。
期間限定活動:步走大自然2020
日期:2020年11月7及8日
報名:https://apps.wwf.org.hk/cf/w4n
WWF一年一度嘅盛事「步走大自然」即將於米埔自然保護區舉行。今年嘅活動主題係:「我們的棲息地・我們的家」。除咗希望大家了解濕地環境、候鳥同住喺入面嘅生物之外,今年仲新增互動教育攤位同保育講座,包括:清理薇金菊工作坊、清理福壽螺工作坊、陶藝工作坊、明信片手繪站、手袋製作坊及瑜珈工作坊等等,仲有機會盧米埔新任嘅「保育員」水牛見面,等俾大家更了解濕地管理工作,以及感受生態同藝術共融。
前往方法
米埔自然保護區外不設公眾合法停車位,加上米埔屬於大自然保護區,所以未有公共交通工具直達園區,所以建議參加者可以去到位於朗屏站旁嘅訪客中心集合,並乘坐穿梭巴士往返米埔。如果鴐駛人仕,可以先將車停泊喺屏會中心停車場,平日日泊為HK$60,假日日泊為HK$85。
朗屏訪客中心
電話:+852 2471 3480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四 10:00-19:00、星期五至日及公眾假期 08:00-20:00
地址:元朗媽橫路33號福昌樓地下6號鋪
報名時,主辦單位就要求我哋提交姓名同香港身份証明文件或護照號碼以作申請進入米埔嘅通行證。至參觀當日,提早15分鐘,去到朗屏訪客中心,出示身份証明文件核實登記及領取參觀證,記住全個旅程都要放喺當眼地方,以便漁護署職員檢查。訪客中心內除咗提供洗手間,亦可以喺中心內嘅熊貓咖啡店品嚐小食同飲品,參加者仲可以以優惠價選購各式各樣嘅紀念品同環保產品。直至出發時間,導賞員就帶我哋登上穿梭巴士,正式往米埔出發。
提提你
因為米埔係自然保護區,所以出發前,大家要留意以下注意事項:
1. 米埔係大自然景區,所以蚊蟲極多,建議噴定蚊怕水及穿素色衣服
2. 步行路線全程5公里,大概行4至5個鐘,雖然一路上以平地為主,但建議穿著輕便嘅波鞋,以及行裝輕鬆為主
3. 自備環保水壺同小食,為保護大自然,請勿攜帶即棄樽裝飲品
4. 喺保護區內,不可攜帶或使用嬰兒車、不可使用閃光燈、手提電話調校至靜音模式
5. 嚴禁吸煙(包括電子煙)
6.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7. 最後,最重要當然係尊重同愛護大自然
如果做唔到以上嘅要求,真心覺得呢個行程都未必適合你喇!
米埔訪客中心
大概15分鐘車程,就會到達米埔訪客中心,喺訪客中心,職員會先檢查參觀證,同辦理免費租借雙筒望遠鏡手續,攞到望遠鏡之後,大家要先檢查一吓,而使用嘅時候,記住要小心愛護,唔好整爛呀!辦理好所有手續後,就正式開始行程喇!
米埔自然護理區
全稱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佔地約1,540公頃,保護區內及周邊總共有5種濕地生境:基圍 、淡水池塘、潮間帶泥灘、紅樹林同蘆葦叢。因為保護區提供良好嘅棲息之所,所以每年北半球冬季,都會吸引中國北部、韓國、日本,以至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帶嘅候鳥嚟到Check-in,而每年1月更加係高峰期,聽導賞員講,每年有超過60,000隻嘅候鳥會嚟到米埔過冬架!
漁塘、基圍
米埔之所以吸引候鳥過冬,除咗係因為香港嘅氣候同地理位置之外,更重要係為候鳥提供食物補給。米埔本身係一個魚塘,漁民喺度養魚養蝦,喺每年夏天,蝦苗由后海灣沖入基圍,以塘內嘅浮游生物維生,至冬天時候,基圍蝦塘會被輪流放乾,成長咗嘅蝦會露出水面,成為候鳥嘅食糧,呢種生生不息嘅生態循環,就係自然界可持續發展嘅能力。直到依家仍然有漁民養殖元朗烏頭同基圍蝦架。
蘆葦田
喺太陽照耀下,蘆葦田金光閃閃,就梗係要影番張秋天feel嘅靚相打卡啦!另外,聽導賞員講,蘆葦田嘅根部有唔少浮游生物,加上蘆葦田本身就係一個天然嘅保護網,所以吸引好多生物定居。原來喺2016年嘅時候,就曾經喺米埔進行生物多樣性嘅普查,喺呢個1,540公頃嘅濕地就發現超過2,050種生物,包括416種雀鳥、33種哺乳類動物、8種兩棲類動物、22種爬行類動物、54種魚、11種蝦 、40種蟹 、超過100種蜘蛛、155種蜂類、51種蜻蜓及豆娘、316種蛾、超過15種蟻、超過400種鞘翅目以及323種植物等等!
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
行咗大概一半路程,導賞員就帶我哋嚟到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稍作休息,雖然呢個教育中心仍在裝修中,暫時就未有任何展品,但大家可以喺呢度去吓廁所,斟水補給同食吓帶嚟嘅小食。
紅樹林浮橋
短暫休息之後,導賞員就帶我哋嚟到107號閘,通過呢個閘之後,呢度就係紅樹林範圍,亦係香港嘅邊境禁區!嚟到紅樹林,就好似上咗一堂地理課,例如紅樹林係鹹淡水交界,生物多樣化等等嘅特性。我哋今日參觀嘅時間遇上潮退,所以紅樹林嘅水唔多,浮橋由水桶同木條組成,所以行浮橋都會搖晃,但比潮漲已經相對輕鬆,但都要小心電話同相機,唔好跌咗落浮橋下面呀!喺浮橋嘅兩旁,可以欣賞到紅樹林嘅生態,而我哋今日就見到好多招潮蟹呀!原來招潮蟹好細膽,一聽到聲音或任何動靜就會即刻入返洞裡。
觀鳥屋
行完浮橋之後,就會嚟到觀鳥屋。喺米埔其實有好多間觀鳥屋,而呢間觀鳥屋就係望住泥灘,我哋可以親眼感受后海灣嘅生態。而最接近我哋嘅泥灘,只要用雙筒望遠鏡就見到超生猛嘅彈塗魚,彈塗魚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彈嚟彈去好有活力。但另一方面,彈塗魚亦係候鳥嘅食糧,我哋就親眼見證池鷺食緊彈塗魚做下午茶,雖然有啲殘酷,但呢個就係大自然嘅Circle of life。
原來候鳥同飛機一樣都有飛行航道,而全球就有9條主要嘅候鳥路徑,其中,香港就位處於長達13,000公里嘅東亞-澳洲飛行航道上,係一個重要嘅中途補給站/終點站,為嚟自超過250個唔同族群嘅遷徙候鳥提供棲息地。但基於路途遙遠,所以只有強壯嘅候鳥可以完成整個旅程,部份體力差啲嘅候鳥可能中途迷路,甚至死亡。另外,科學家為咗更深入了解鳥類嘅遷徙路線,就會利用「環誌」嘅方法追蹤遷徙數據,「環誌」其實就係喺雀仔嘅腳上綁上一個輕巧而獨立編號嘅腳旗,從而得知候鳥嚟自邊個國家等資訊。
另外,導賞員亦有預備一支睇到較遠距離嘅望遠鏡,除咗池鷺,我哋亦睇到大白鷺、小白鷺、黑臉琵鷺、普通翠鳥等等,但最驚喜係見到少見嘅藍翡翠!除咗導賞員嘅細心講解,喺觀鳥屋亦有示意圖解釋各種候鳥品種。
今次呢個體驗真係好深刻同好寶貴,大家記住要珍惜同愛護大自然呀!最後,A姐話要用佢當年讀生態旅遊時候,喺開放日所諗嘅tagline「生態已展現,等待你體驗」作為本文嘅終結。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