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B-救主頌 -【 口唱心和 心被恩感】 -寇世遠 -天聲
Автор: 恩典365 - 天聲
Загружено: Дата премьеры: 25 авг. 2021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 049 просмотров
得永生基於兩個認識:
第一、認識獨一的真神,就是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活神 ;
第二、認識神所差遣來的耶穌基督,二者缺一不可。
永生,就是永遠的生命。人從父母一生下來。就得著一個肉身的生命,這個肉身,無論你怎樣保養顧惜,有一天總要死掉,在這肉身以外,還有一個生命,是屬神的,是從上頭來的,是永恆的,簡稱永生,這永生,不是每人均有的。聖經啟示我們:需要具備兩個認識,認識神和認識主,才能得到永生。我們華人對於真神的認識,比較容易,因為我們都有「天」的觀念,我們心目中的天,就是萬物的主宰,也即是真神,要華人認識神並不困難,只要離棄虛妄,歸向真神,這樣,第一個要求就達到了。可是人僅認識神還不夠,人都有罪,無法和聖潔的神交通來往,直接發生生命的關係。因此,必須具有第二個認識-----認識神所差來的耶穌基督 ,才能得到永生。因為經上說:神是靈,肉眼不能看見,頭腦不能明白,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將祂表明出來(約一: 18),所以主耶穌基督可說就是神的化身。人既看不見神,神願意讓人看見,就必須有一個肉身,因此就選中童女馬利亞,使她受感聖靈而懷孕,生出耶穌基督來,所以耶穌是神而人者,也是人而神者,就是我們所信奉的救主,神藉著耶穌基督,把祂自己表明出來,啟示給人,人看不見神,但人可以從耶穌基督身上看見神,這是第二步的認識。一般人對神的認識,往往只停留在觀念中,觀念中的認識,並不能幫助人得救,當人們沒有信耶穌之前,多多少少都有神的觀念,這只是第一步的認識。經上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如果僅在觀念中認識有神是不夠的,還要從經驗中認識他的實際,從觀念到實際,就是從頭腦中認識神到心靈中認識主,這才是永生。
容我再強調一下,人得到永生的恩典,乃是基於對神及對耶穌基督的雙重認識,不是觀念的,乃是經驗的。這樣,你才能真正得救。因為耶穌基督降生人間,主要的是把人不能解決的「罪」用寶血解決了,人都有罪,有罪的人,不能和公義、聖潔、無罪的神往來,因為沒有橋樑可以溝通,耶穌基督來到人間,祂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十四:6),這道路,就是耶穌自己,並不是在祂自己以外舖一條路給我們,乃是把祂自己作為一條路,我們經由祂,透過祂,就能到神那裏去,為什麼?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祂替我們付出代價,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流出了寶血,洗除我們的罪,使我們到神那裏去,沒有阻礙(罪是神人之間的攔阻),主耶穌這條路,實是一條血路,滿足了神的公義,使我們能與神和好,成為神的兒女,所以經上說:「凡接待祂的 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一:12),這就是我們認識了耶穌基督所得的永生。他在你心中作了生命,你才是實在得救,是有重生經驗的真基督徒了。
(寇世遠研經集31 冊1、2、3頁)
***********************************
(012)救主頌
1.大哉(提前三:16) 創造(啟四:11) 萬邦(路廿四:47) 萬民(詩一一七:1) 天堂(來九:24)
2.奇哉(啟十五:3) 道成肉身(約一:14) 3. 聖哉(啟四:8) 苦味(詩六九:21)
惡者(太五:37) 試探(太四: 1) 無佳形美容(賽五三:2) 謙卑溫柔(太十一:29)
槍傷(約十九:34) 釘痕(約廿十:25)
4.美哉(詩一四七:1) 神性豐富(羅一:20,弗三:8) 裂天而降(賽六四:1)
***********************************
012救主頌
寇世遠 配詞 P.WILLIS 曲 F調
一、
大哉主耶穌,一手創造萬物,天上人間,齊聽吩咐 ,
萬邦所仰慕,萬民所頌揚, 有主同在,便是天堂。
二、
奇哉神之子,甘心為人而死,道成肉身,降格如斯,
三十三年半,耐心為救世,神其內容, 人其形式。
三、
聖哉人之子,苦味一一嘗試,惡者試探,不屈其志,
無佳形美容,有謙卑溫柔, 槍傷在肋,釘痕在手。
四、
美哉主基督,秉承神性豐富,裂天而降,澤被黎庶,
以人心為殿,賜永生為福,欲臻至善, 捨此無途。
*************************************
📖免費閱讀研經集電子書: https://153in.net/kou50
🛒購買整套研經集實體書: https://153in.net/kou50buy
☀️影像及文字版權均屬天聲傳播協會所有***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