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種子讓它能夠發芽能夠起現行,惡的種子不要讓它起現行
Автор: 財團法人臺南市國學書院傳統文化基金會
Загружено: 5 мар. 2023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35 просмотров
影片標題:善的種子讓它能夠發芽能夠起現行,惡的種子不要讓它起現行
授課時間:2017年5月19日
授課地點:臺南市國學書院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臺南市國學書院傳統文化基金會
講 師:周泳杉 老師
影片文字內容:
第一條「禁於未發之謂豫」,什麼叫禁於未發呢?這個發指的是習性,我們知道性相近可是習相遠,因為有這個習所以把我們的本性染污了所以它越偏就越遠,所以問題在這個習性上面,那麼我們知道一個人入胎他是帶業來的,帶著他過去生的業,我們知道投胎是引業,那麼他決定了他到哪一道去投胎,像人道的引業五戒十善,這是中品的十善,這是他的引業就引導他到哪裡投胎,另外我們都是投胎成人,有人富有、有人貧窮,有人地位高、有人地位比較低,有這個聰明的、愚昧的、美麗的、醜陋的,高矮胖瘦都有,這是什麼呢?這是滿業,所以他帶業來,因此我們一切的受用無不是這個業,這個業是什麼呢?就是過去造作的影響,我們說種下的一個因一個種子,那麼它受到環境的這個緣的誘導,它就會產生現行這就是結果,這個就是我們這一生受到過去生業因影響的一個狀況,因此我們知道我們帶著業來,所以如何把這個善的種子讓它能夠發芽能夠起現行,惡的種子不要讓它起現行,善根讓它能夠增長、讓它能夠茁壯,讓它能夠引導我們成就,這個才是一個重點,知道我們都帶著過去生業的影響來投胎,所以特別重視投胎之後的教育,我們前面說過胎教,他一入胎就開始學,因為他接觸環境,環境就是他的緣,他這個緣會引導過去的業因產生現行,所以入胎之後我們說胎教的原理原則,總原則是什麼?就是一個字「正」,這個母親一切的作為都要正,原因在哪裡呢?這樣的作為才能夠引發胎兒正氣的種子,正的種子就會被引發出來,慢慢他產生一個習慣他能夠根深蒂固,他就不會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那麼出生之後一千天當中也是一樣,防非止惡,我們說到孟母三遷,它就是防非止惡,把環境的污染排除掉,我們前面還講到為什麼舉孟子呢?說明賢人以下都受影響,包括賢人,你看孟子是一個賢人的根性,他都受環境的影響,何況中下根性的人那當然是受影響,因此就特別重視環境的選擇。
影片出處:《三字經》第14集 (03分51秒~08分57秒)
#三字經
財團法人臺南市國學書院傳統文化基金會於民國101年成立的教育型非營利組織,其宗旨係秉承釋淨空教授弘揚聖賢教育,端正世道人心,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世界和平之宏願。
在弘法團隊孕育成熟後,開始廣泛推廣儒釋道紮根教育,在地教化以辦班教學、營隊活動、社區親子學習等各種形式,讓社會大眾了解傳統文化之重要性,進一步發起學習之心。
除教育課程外,書院將不定期舉辦國學文化與企業經營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研各界專業人士來探討如何以國學文化推動企業社會責任之落實,利於企業永續經營與社會長治久安,再創《禮運大同篇》所述之大同治世。
國學書院官網
http://sctc.amtbtn.org/
Facebook
/ ttcccf
LINE
http://line.me/ti/p/%40imc9860u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