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 25分钟全解读
Автор: 易为时空
Загружено: Дата премьеры: 11 окт. 2023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 794 просмотра
中美贸易战25分钟全解读 US Trade War with China Explained in less than 25 minutes.
Covering
(1) Trade History
(2) Why do we have the trade war?
(3) What happened during the trade war?
(4) What do people learn?
(5) Predictions.
中美贸易战全解读
中美贸易战怎么好端端的就打起来了?这期间的是非曲直又是如何?大国博弈是强攻还是智取?今天我们豁出去了,就给大家来个全解读!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再讲讲贸易战的初始原因,其次再说说过去5年贸易战的惨烈,最后谈谈贸易战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比如中国从贸易战里面学到了什么?美国打贸易战到底值不值?还有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贸易战到底要打多久。好,闲话少数,我们现在就开始。
要说中美贸易战,我们先简单的回顾一下中美的贸易史。来,资治通鉴一下!
1. 贸易往来的初期:
中美贸易往来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在1784年,美国船只开始驶入中国的广州港口。当时,美国出口大量洋货(如银器、毛毯等)来换取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这是中美经济联系的最早阶段。
2. 19世纪中期:
在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的工业化和中国的落伍,中美贸易顺差开始显现。美国大量向中国出口棉花、农产品和工业品,而从中国进口茶叶和丝绸。这导致美国对中国形成巨额贸易顺差。
3. 20世纪早期:
在20世纪早期,中国经历了政治动荡和内战,贸易往来受到了干扰。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贸易重新恢复。然而,在冷战时期,由于政治因素,双边贸易规模相对较小。
4. 1970年代至199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自基辛格访华,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贸易开始逐渐增长。中国逐步改革开放,吸引了美国企业的投资和制造业转移。此时,中国成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5. 2001年:中国加入WTO: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腾飞的高光时刻是在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中国经济与国际贸易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中国逐步放开市场准入,降低关税,并吸引了更多外国投资。虽然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逐渐扩大,但是美国企业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优良的制造业,狂赚了大把大把的钞票,美国的广大消费者也得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 中美关系虽有摩擦,但是也算是处在了蜜月期,小日子过的甭提多消停啦!
6. 2018年:贸易战爆发:
可是2018年,中美形势突然风云遽变,美国总统特朗普横空出世,宣布对中国的钢铁和铝征收关税,引发了中美贸易战的爆发。随后,双方相继实施关税措施,导致贸易紧张局势加剧。
贸易战真正的初始原因
我们来看一看美国的官方立场,中国的普遍立场,和本台的独家理解。
从美国的立场来看,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官方上可以归因于下面两个理由:
贸易逆差:美国对中国持续存在巨额的贸易逆差,即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和服务远远超过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和服务。美国政府认为这是不公平的贸易现象,导致美国产业受到竞争压力,就业机会减少。但是,说实话,贸易逆差只是中美贸易关系的一个方面。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涉及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因此,只看贸易逆差不能完全反映中美经济体的经济健康全貌。如果看全貌,2018年美国的贸易逆差总量约为 8790 亿美元。其中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总量约为 4191 亿美元,即小一半左右,看起来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当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当前市价下的初步估算值为约 20.58 万亿美元,并且增速相对较高,反映了当时美国经济的相对强劲事态。所以这个贸易战从纯美国国内经济角度上看,可打可不打,打了也白打!
知识产权:美国指责中国存在知识产权盗窃和侵权行为,认为中国未能有效保护外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权益。这使得一些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遇到不公平的竞争,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
另外,美国指责中国采取强制技术转让政策,即外国企业在中国经营时被要求与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合营,共享技术和知识。这被视为对美国企业的不公平要求。为此,2017年,美国政府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的”301调查”报告,指控中国的贸易和知识产权政策对美国企业构成不公平和损害。这为贸易战的爆发提供了政策依据。
事实上,从总体上讲,包括美国在内的个个国家用市场换技术的做法屡见不鲜。比如韩国,印度,巴西,这里就不再展开详述了。总之,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嘿,我们今天就跟这个“打”字干上了。:-)
中国觉得自己火眼金睛,说美国你就别扯了,我知道你为什么打贸易战,就是你看见中国发展了,眼红了,要把中国按在地板上。 这样说,也对也不对,就看你的视角了。
你想呀,在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年代,外汇没少挣,贸易顺差也很大,可是,中国那时真是韬光养晦的年代,埋头忙生产,投票就是弃权,谁来找你的晦气呀。本届政府就不一样了,一上来提出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口号,和你的“美国梦” 正对着来,只是美国梦是指每个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实现财富自由,而这个“中国梦”连着的是民族伟大复兴,好比大汉,大唐傲然屹立于世界之巅,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很容易就被理解偏差。特别是普金不也要光复前苏联/前沙俄帝国么?再加上地缘政治问题,人权和价值观的分歧,台湾问题,新冠疫情,中国政治体制问题,让美国上层感到从基辛格以来的美国对中外交政策不仅在中国政治体制发展的道路上收效甚微,反而事得其反,于是乎就要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急转弯——可惜弯转的太晚了太快了,于是乎贸易战一打就是5年,从日出打到日落,从特朗普打到拜登。
有的朋友就要说了,不对呀,你说的好些事件,都是贸易战开打之后发生的了,也许是贸易战的结果,也许是贸易战持久的底层原因,但是不能做为贸易战开战的初始原因或者是导火索。特朗普他当年到底为什么要打贸易战呢?下面就要听一听本台的独家观点了。
你问我特朗普为什么要打贸易战,我问你特朗普为什么要修南部边境的“长城”啊?简言之这些都是美国政治两极化两个世界化的产物。在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作为共和党候选人,敏感的嗅到美国50%人口生活在美国大城市以外的地区。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失业率增高。看到了这一蓝海市场,为了赢得选举并且以后连任,他提出了许多承诺和政策主张,以吸引他的铁粉的支持。其中就包括了大家熟知的移民政策和贸易政策。 比如,特朗普承诺加强美国的边境安全,建造“长城”以阻止非法移民的流入,并实施严格的移民限制措施。他又承诺采取更加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以减少贸易逆差,保护美国制造业和工人就业。尽管移民和贸易都不是人民失业的最大原因,尽管修长城和打贸易战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大的趋势!最大的罪魁祸首并不是西裔墨西哥人,也不完全是中国制造,而是生产和办公的技术化和自动化,导致旧的产业一去不返,无法完成职业转换的人口迅速流到社会底层,丧失了向上移动的空间和希望。结果,墨西哥人和中国就成了特朗普的枪靶子,替罪羊,出气包,泄愤蛋子。。。。。花百亿美元修长城,也要给他的铁粉买个信心;不惜打贸易战,要他的铁粉勒紧裤腰带,不惜物价高涨,通货膨胀,两败俱伤,也要给他的粉丝树立个铁汉的形象。这就是中美贸易战的最初始的原因,是美国两党政治极端化,短期矫枉过正失败的结果。如果你觉得这个解释的有道理,请点个赞,收藏并订阅;如果不同意,欢迎你在留言区里留言。
惨烈的贸易战
了解了中美贸易战的起因,我们来看看这贸易战是如何的血雨腥风的,看看两国都放了什么大招:
首先,美国放出的大招就是加征关税
2018年7月6日, 美国首先对价值为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根据对等原则中国对同等价值的美国商品征了收报复性关税。$340亿对$340亿,平手。
见状,美国自8月23日起,又对279种价值为1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作为回应,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160亿美元进口商品也加征了25%的关税。$160亿对$160亿,又是平手。
到了9月17日,美国宣布自9月24日起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中国于 9 月 18 日立即采取行动,对 600 亿美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征收 10% 的关税。$2000亿对$600亿,美国似乎占据了优势。
2019年5月5日:特朗普又表示,此前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将于5月10日提高至25%。
8月1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甚至将对“剩余的3000亿美元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这下,美国觉得是稳操胜券了。
可是先别急,看中国如何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守住阵脚。
首先,中国直击特朗普的软肋,就是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甚至取消和一度停止购买美国的农产品, 希望刺激和动摇特朗普的选民基础,几度拖延和特朗普周旋的时间,确实收到了一些效果。
再来,2018年7月17日,中国宣布加速减持美国国债,目标是目前持有的1.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的25%。希望抛售国债的方式动摇美国经济的根基。
其次,由于关税的威胁,人民币汇率受到强劲抛售的打击,曾三天内跌幅超过2%,跌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而中国人民银行坐视不理,允许人民币贬值,通过货币贬值来抵消关税增长的副作用。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还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贸易战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这一系列的政策,使得中方稳定了阵脚。
美国一看光靠关税可能要旷日持久,于是又生他计,引爆华为事件,中兴事件和纽交所退市等一连串动作。
5月15日:特朗普签署第13873号行政命令,将华为列入商务部实体名单。 据路透社报道,此举禁止华为在未经特别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公司购买重要零部件,并以国家安全为由有效禁止其设备进入美国电信网络—这就是著名的华为事件,由于这里参杂着敏感的政治原因,受篇幅所限,不再展开。
2020年1月15日,在华盛顿签署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于2020年2月14日生效。 重点关注知识产权(第一章)、技术转让(第二章)、食品和 农产品(第 3 章)、金融服务(第 4 章)、汇率问题和透明度(第 5 章)以及扩大贸易(第 6 章)。 截至2020年底,中美仅完成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中美国对华出口目标的58%。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大部分交易都是失败的。
9月26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最大芯片制造商中兴国际实施限制,认定向中兴国际提供的设备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可能会被用于军事目的。 根据这些限制,供应商不得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出口芯片—这就是著名的中兴事件。
2021年1月6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相关股票退市。 指数提供商MSCI也宣布将停止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纳入其基准指数中。
中国看起来有些被动,但是人算不如天算,2020年,美国 COVID-19 大流行,美国对华采购不减反增。由于美国政府撒钱,人民购买力激增,中国经济虽然略有放缓,但是没有伤到筋骨。
2021年1 月 20 日:特朗普卸任,乔·拜登就任美国总统。 拜登表示,他没有立即取消关税的计划,并且基本上保持并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对华的经济政策。
2021至2022年,中美外交关系继续降到历史低点,于是贸易战继续,没有什么基本改观。两国也趁着关税的壁垒,着手本国经济架构的转型,供应链的磨合修改。2021-2022年美国出现历史罕有的通货膨胀,贸易战无疑是导火索之一,并且对于事态是雪上加霜。美联储最开始判断失误,认为是短暂的通胀。后来发现事态不对,但是也无力,降低关税,增加商品的供给,抑制通胀,只能采用极端的货币政策,连连升息,减少货币量,来压制需求,以稳定通胀,通过了一年半时间,供求才逐步达到新的平衡,可是对于经济的破坏已经发生,不可挽回。
(以下篇幅不足) 。。。。。。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收藏,订阅并点赞。这里是易为时空,讲述和老百姓投资理财相关的那些事。我们下回再见。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