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科院余永定2025年宏观经济研判,5%的增长目标能不能实现,怎么实现?
Автор: simple & complex TV (简与繁)
Загружено: 10 ап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368 просмотров
一、实现5%经济增速目标的必要性
余永定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实现5%经济增速目标的必要性:
稳定预期:中国经济自2016年起呈现L型走势,但底部尚未明朗,需尽快稳定市场和公众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以促进消费和投资。
就业问题: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35-40多岁人群再就业困难,通过亲身案例强调需将就业与经济增长并重考虑。
2035年百年目标:为实现长期目标,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接近5%),尤其在2025-2026年需更高增速。
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面对与美国的激烈竞争,缩小与美国GDP差距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实现5%增速的可能性
余永定老师认为实现5%增速具备可能性,主要基于两点:
经济潜力:2024年GDP增速达5%,但通胀低(CPI近0,PPI为负),显示存在更高增长潜力。
政策空间:财政和货币政策仍有较大操作空间,当前增速低于潜在增速,政策调整可助推实现目标。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提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显示政府决心。
三、过去政策中的思想误区
余永定老师指出了阻碍经济增速的几大思想误区,并提出纠正建议:
经济增速下跌不可避免论:反对宿命论观点,认为增长放缓并非绝对,强调主观能动性可争取更高增速。
产能过剩被过度强调:产能过剩是结构性问题,不应主导宏观政策,当前应关注通缩压力并采取扩张性政策。
过于追求财政平衡:应关注财政可持续性而非短期平衡,借鉴日本教训,主张高增速可支撑财政可持续。
投资驱动增长被否定:反驳“投资驱动错误论”,强调投资是长期增长关键,消费仅在短期需求不足时起作用,需平衡两者关系。
四、2025年实现5%增速的策略
关键抓手:基础设施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起点,通过提高居民收入间接促进消费。
具体措施:
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民生相关领域(如新型城市化、养老设施等)。
提高特定人群可支配收入(如增加养老金、低保、育儿补贴等)。
基础设施投资需注重社会效益而非短期商业回报。
财政加码:为抵御特朗普关税战冲击,需加大财政政策力度,中央应增加出资比例,减轻地方债务压力。
出口挑战:预计2025年进出口对GDP贡献可能为负(-1%至-2%),需通过内需(消费+投资)弥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或需达10%以上。
五、对外部风险的担忧与应对
人民币汇率:预计2025年汇率可控,不会暴跌,因外汇储备充足且央行有干预能力。
贸易战升级风险:担忧美国将冲突扩展至中国海外资产(如冻结资产或债务违约),建议加大内需刺激、调整产业链战略以降低损失。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