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臺20250221台灣怎麼想? 為公民力量發展前進 專訪台灣NGO工作者林仁惠
Автор: RTI央廣精選節目
Загружено: 25 февр. 2025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17 просмотров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理事長林仁惠接受主持人王家軒訪問表示,當初在美國唸書時,在美國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服務,那時便開始與台灣的公民社會NGO有所接觸,回台之後在台灣民主基金會任職,更體會到了台灣的NGO工作對台灣國際社會的提升是很重要的,也是台灣國力軟實力的展現,因此義無反顧的就投入跟NGO有所串聯的工作。
2018年以後,開始有很多國際組織,包括美國的美國民主協會、德國的民主基金會、還有第一個來台灣申請的無國界記者協會,以及後來的無國界醫師等等,都來台灣設立辦公室或是分處,林仁惠指出,由此看出台灣的公民社會能量已經開始在國際上發光發熱,也讓這些國際組織看出台灣的公民力量足以支撐這些國際組織來台灣運作,並且他們來台發展不是只侷限台灣,而是發展整個亞太區域的串聯,這也代表了台灣的公民力量已經有一定的成熟度。
節目中還討論到最近在網路上流傳一份名單,說台灣有很多NGO組織都得到美國的贊助,但其實不然,這份名單是得到另一個單位,由金融家索羅斯成立的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s,縮寫為OSF)的贊助,主持人王家軒認為,由於索羅斯是一位反極權主義的慈善金融家,所以台灣得到OSF的贊助可說是適得其所。
林仁惠還解析,在申請OSF的贊助以及跟台灣申請計畫補助過程上的不同,還有國外基金會與台灣單位,補助方與受補助方相處上不一樣之處,以及國外基金會跟台灣對於人事費用的看法上相異的地方,都為台灣未來的NGO工作提供了相當大的參考價值。
本集節目重點:
◎當初如何接觸並投入NGO的工作
◎台灣的NGO工作發展得如何
◎OSF是什麼單位
◎國際基金會與國內補助單位的相異點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