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三行書~蘇東坡 寒食帖 01
Автор: 博奉書齋鄭憲繁 書法教學創作
Загружено: 8 июл. 2022 г.
Просмотров: 884 просмотра
主文: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本集示範章節)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
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帋。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万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右黃州寒食二首
黃庭堅跋文: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
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
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
於無佛處稱尊也!
《寒食帖》,全名《黃州寒食詩帖》,簡稱《寒食詩帖》,又稱《寒食節帖》,是北宋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西元1082年,元豐五年)的行書代表作,左側有黃庭堅跋文,被譽為「蘇書第一」,二十世紀末更被評為「天下第三行書」,現收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寒食帖》縱34.2公分,橫199.5公分,為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1082年)寒食節於東坡雪堂寫下的二首詩,是平生最得意的書法作品,被稱為「蘇書第一」,此帖行書筆法自由,左邊尚有黃庭堅作跋。二十世紀末被評為「天下第三行書」,近年有好事者將此評價偽托於元朝書法家鮮于樞,但事實是鮮于氏當年收藏顏真卿《祭姪文稿》並作題跋:「唐太師魯公顏真卿書《祭姪季明文稾(稿)》,天下行書第二,余家法書第一。至元壬午春得於東鄆曹大本彥禮,甲申錢塘重裝。丙戌六月鮮于樞記。」鮮于樞生前並無對《寒食帖》作任何題跋與評級。
《寒食帖》後來流入清宮收藏。咸豐10年(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寒食帖》險遭焚燬,旋為民間馮展雲所得。清穆宗同治年間,《寒食帖》為廣東人馮氏收藏,不幸遭遇火災,馮氏緊急撲救,在手卷下端留下了黑色火灼痕跡。馮死後為盛伯羲密藏,盛死後被完顏樸孫購得,1917年在北京書畫展覽會上展出。1918年到顏韻伯手中。
1922年顏韻伯將《寒食帖》帶到日本,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有內藤虎的跋[1]。大正12年(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東京都一夕之間毀於火災,菊池惺堂冒死搶救《寒食帖》,一時傳為佳話。
大概在1950年底,《寒食帖》由王世杰自日本阿部次郎家購得。1951年1月5日,羅家倫在日記中記載,王世杰約其同賞《寒食帖》。1981年4月21日,王世杰在臺北市病逝。據蔣復璁說,王雪公生前曾有意將《寒食帖》捐獻故宮博物院,但到逝世前,其他的收藏捐了不少,《寒食帖》尚藏家中。其後又有日本人來高價收買《寒食帖》,王氏後人顧及雪公理念,不忍國寶再次流出。1987年2月,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專案專款收購《寒食帖》。
出處:維基百科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mp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